- +1
連開三場鍛造新質生產力座談會,GDP萬億之城常州再出發
“新晉萬億城市”常州瞄準培育新質生產力。4月,市委書記陳金虎主持召開三場“鍛造新質生產力、催生發展新動能”專題座談會,聚焦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請重點企業“掌舵人”、創新人才代表提出意見建議。

常州
三場座談會也顯示出常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打法。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發現,對傳統產業,常州提出加快邁向中高端,持續推進創新,加快“智改數轉網聯”;圍繞新興產業,謀劃做強產業集群,以“新能源之都”建設為引領,強鏈補鏈延鏈,鞏固提升領跑優勢;對未來產業,將推動創新成果從實驗室“書架”搬到產業化“貨架”,加快推動資源要素向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導體、低空經濟等集中。
9日的首場座談會聚焦“傳統產業升級”。據《常州日報》報道,江蘇常寶普萊森鋼管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正春、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中敏、江蘇凱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健、常州寶捷沖片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楚楠等就科技創新、推動“智改數轉網聯”、建設綠色工廠等提出意見建議。
陳金虎表示,常州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傳統制造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傳統產業迎來機遇,要加快邁向中高端,持續推進管理、技術、產品、市場創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把握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加快建設智能工廠、燈塔工廠,實現與大數據、云計算、5G、物聯網等數字技術融合。
18日的第二場座談會聚焦新興產業壯大,理想汽車副總裁李冠華、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海純、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鵬威、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勵等結合行業和企業實際,就強鏈補鏈、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產業生態等提出建議。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新興產業撐起了萬億之城的產業脊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要進一步發揮主力軍作用。”陳金虎說,要乘勢而上,持續在強鏈補鏈延鏈上下功夫,加強產業協同,形成疊加效應,把風口變成風向,鞏固提升領跑優勢;堅持創新驅動,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營造優質創新生態,高質量打造長三角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4月26日,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主持召開“鍛造新質生產力、催生發展新動能”第三場專題座談會,聚焦未來產業培育。常州日報 圖
據《常州日報》報道,26日的第三場專題座談會聚焦未來產業培育,華大工程生物學長蕩湖研究所所長沈玥、常州大學副校長晏成林、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凡、常州聯德電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馮江濤等創新型企業、創新人才代表先后發言。陳金虎表示,常州實體經濟發達,制造業基礎雄厚,新能源產業加速領跑,要塑造特色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因產定位、因企施策找準突破口,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要快速形成規模集聚效應,加快推動資源要素向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導體、低空經濟等領域聚焦集聚、集中布局,強化鏈式發展,大力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加速壯大創新型企業集群。
常州是蘇南鄉鎮企業發源地之一,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16.4億元。該市工業經濟規模大,規上工業總產值超1.5萬億元,近幾年搶占新能源產業風口,崛起為“新能源之都”,去年實現新能源領域制造業產值7680.7億元,增長15%。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