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寧市湟中區共和鎮出現棕熊蹤跡

棕熊的掌印。視頻截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4月初,西寧市湟中區共和鎮東岔村一村民在網上發布一條視頻稱,在雪地上看到疑似熊的掌印。后經專業人員現場調查判定,掌印為野生棕熊的蹤跡。
4月20日,西寧市湟中區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說,他們接到群眾報案后,經實地調查以及根據村民的描述,判定掌印是野生棕熊留下的。事發地是山區,受損的房門為林業管護站的房門。事發后,工作人員在村里張貼了警示標語,在入山口設立了安全防護警示,也向當地村民做了進一步宣傳,告知大家不要恐慌,不招惹棕熊,棕熊不會主動攻擊人,引導群眾提高防范意識。
東岔村黨支部書記龍勝云說,村里從未出現過棕熊,這次出現野生棕熊可能與生態環境改善有關。近年來,在村兩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子及周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山里的灌木更加茂盛,野生動物也多了。
湟中區在致全區群眾的一封信中寫道,進入春季,隨著天氣轉暖,棕熊結束冬眠,覓食活動頻繁,棕熊等野生動物致害風險增加。近日,湟中區共和鎮東岔村發生兩起疑似野生棕熊襲擊村民牲畜的事件,致使群眾財產受到損失,目前棕熊行蹤無法確定。
湟中區相關部門提醒,需要進入牧場活動的村民,應選擇多人結伴放牧、聯戶放牧、結伴出行等方式,避開棕熊、狼等野生動物經常活動的區域。夜間,可以在牛羊圈周圍、宿舍(帳房)周邊放養多只狗看護,狗吠可以提醒群眾,盡量減少野生動物襲擊對周邊群眾造成的損失。根據野生動物夜間出行襲擾的規律,村民可以準備充足的防范野生動物襲擾的物資,如鞭炮、手電、鳴鑼等,用來驅趕野生動物。加強人居環境整治,草場內的房屋、帳房內備用的面粉、牛羊油、食用油、酥油、蜂蜜、肉類等食物,應當盡量密封存放并在轉場時全部帶走。同時,定期清理生活區內的垃圾,防止棕熊聞味而來,不給棕熊提供食物誘餌等。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郭紅霞 田成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青海普法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