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軍旅最美“英雄氣”:就應像杜富國、王成龍一般鐵血擔當
解放軍報12月6日消息,英雄的事跡催人淚目,英雄的事跡給人力量。
日前,27歲“掃雷英雄”杜富國和“95后”武警特戰隊員王成龍的故事見諸報端,引起無數讀者的哽咽與贊嘆,“他們以血肉之軀和英雄壯舉詮釋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男兒氣概”“這是最美的青春軌跡和軍旅人生”“他們用色彩斑斕的青春年華,書寫著革命軍人最帥最美最動人的英雄氣概”……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戰場呼喚英雄,時代需要英雄。朝鮮戰場上,志愿軍能將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擊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盡管“鋼”少,但“氣”足。這種“氣”,即為英雄氣。正如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說過:“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鋒利的刀刃。”一支英雄氣魄貫長虹的部隊,必然充滿著戰斗基因、血性脊梁和擔當銳氣;一個英雄氣概滿胸懷的軍人,必定敢于亮劍。然而,個別官兵受和平積弊的影響侵害,戰斗意識淡化、戰斗精神弱化、戰斗能力薄弱……要知道,成為軍人就注定與網絡游戲里的“大俠客”無緣,與電視熒屏上的“小鮮肉”陌路。當我們身著綠軍裝的那一刻,就是“愿得此身長報國”的邊疆衛士,是“只解沙場為國死”的軍營男兒,是“一生長為國家憂”的戰斗英雄!
青春,最搶眼的是英雄風采;軍旅,最吸睛的是英雄榮光。英雄氣,是軍人的血性,是戰斗的底氣,是戰場的撒手锏,是最美的精氣神。新時代的革命軍人就應像杜富國、王成龍一般赤膽忠心、鐵血擔當,以絢爛的青春印記和偉岸的英雄之軀,生動詮釋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血性膽魄。把英雄的種子深植于心,高揚英雄精神之旗砥礪奮進,才能真正錘煉出能打勝仗的寒鋒利刃,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男兒,用青春和熱血踐行“爭做習主席的好戰士”的錚錚誓言,匯聚起獻身強軍強國偉大實踐的磅礴力量。
(原題為《軍旅最美“英雄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