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單勝道:安吉余村“兩山”理念踐行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思考
【中國綠發會訊】2024年3月29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主辦首個響應“推進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座談會在京召開。浙江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單勝道教授參與座談交流,現將發言整理分享如下: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來自高校,從事環境保護研究。
剛才很多領導和專家從國家層面來講如何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我覺得受益匪淺,下面我結合浙江安吉余村的實踐,從我個人的角度談談對生物多樣性的啟示和思考。
第一,要更加注重美麗鄉村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同推進,尤其是將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等載體有效利用起來。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安吉縣余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當年余村就開展了村莊整治和轉型升級。2012年,余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水庫修復、生態河道治理、垃圾分類管理全覆蓋;2015年,建成了地質公園,中藥種植園等;2021年入選聯合國“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所以我在想,生態文明做得這么好,美麗鄉村做得這么好,生態旅游做得這么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又做得這么好,其實是有相關性的。美麗鄉村建設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密切相關、互相支撐、互相影響的,美麗鄉村建設可以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時生物多樣性保護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基礎。
第二,青少年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的培育至關重要。安吉余村在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培育這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說建設余村生態文明實踐示范點,創建了青少年教育基地,依托“兩山”理念教育,構建青少年生態意識培育體系,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文明理念踐行成效進一步體現出來。結合生態旅游,繼續教育,戶外拓展活動等,充分展示地方特點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提升社會各界關心自然保護區,關注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意識。
第三,打造自然觀察生物多樣性,現代農業等豐富研學體驗,吸引大學生、中小學生參與研學活動,2023年安吉余村共接待學生研學達2000余批次。
第四,重視推進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際傳播。前面講到,國際合作和國際傳播的重要性,我們要將已經形成機制化、系統化的生態文明教育模式推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開展國際合作,推介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更好地講好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安吉余村故事。
(注:本文根據現場錄音整理,綠會融媒獲授權發布。)
整理 | Cherry
審| 單勝道
排版| 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