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省委書記連開三場新質生產力座談會,與學者、企業家、地方負責人座談
據“江蘇新聞”微信公眾號消息,4月17日至18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深入常州市的園區、企業調研,并主持召開市縣座談會。他強調,市縣是江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18日上午,信長星主持召開市縣座談會。常州市、南通市、鹽城市、無錫市、南京江北新區、蘇州工業園區、泰州醫藥高新區、丹陽市和省發改委負責同志先后發言,介紹了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路舉措。
在聽取發言時,信長星就一些問題與大家深入交流。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生產力理論指導,特別要求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回答好這一重大命題,我們責任重大。大家的發言思考深、謀劃實、舉措新,都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勇挑大梁的使命感、真抓實干的精氣神。
信長星強調,“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的重要方法論。
先立后破,就要遵循規律,處理好新與舊、立與破“此長彼消”的辯證關系,善于用新技術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優勢,不斷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力,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開辟新賽道,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打好主動仗。因地制宜,就要揚長避短,把握自身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定位和功能,立足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特色和優勢。
分類指導,就要改進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完善政策指導、要素保障等機制,鼓勵各地積極探索、錯位發展,防止一哄而上和泛化、炒作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實實在在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各地都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在“看準了”的基礎上“抓緊干”,為全省發展新質生產力多作貢獻。
4月18日,江蘇召開發展新質生產力(市縣層面)座談會。這已是二十多天內,江蘇省委書記連續主持召開的第三場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座談會,此前兩場分別是3月27日召開的高校院所層面和3月28日召開的企業層面座談會。
據“江蘇新聞”微信公眾號介紹,這三場座談會,省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悉數到場,江蘇高校院所的院士專家“大咖”、知名企業的掌舵人,及市縣、開發區、高新區的負責同志分別從各自的層面,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重大問題謀劃、支招。可以說,掀起了一場江蘇頂尖學界、政經界的“頭腦風暴”。
在高校院所層面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黃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劉韻潔等10位專家學者,聚焦科技創新前沿、著眼江蘇發展實際,就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創新學生培養與新質生產力培育深度融合機制、形成戰略科學家梯隊、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打造“頂尖創新鏈”等提出建議。
在企業層面座談會上,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總裁李國忠、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盛虹控股集團董事長繆漢根、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良、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等企業家先后發言,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企業經營實際,就打造全鏈條創新共同體、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等提出建議。
在市縣層面座談會上,常州市、南通市、鹽城市、無錫市,以及南京江北新區、蘇州工業園區、泰州醫藥高新區、鎮江丹陽市的負責同志,就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暢談了各自的思考和舉措。
信長星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說,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重大要求。高校院所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企業處于生產經營一線、行業發展前沿,每個市、每個縣、每個園區都是江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開展集中調研、舉行座談會,就是要集思廣益,把江蘇具備的條件和能力研究透,把實現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理清楚。他要求省有關部門認真梳理研究,把大家的意見建議吸收到正在制定的政策措施中。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出席18日座談會的領導干部包括: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沈劍榮,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鹽城市委書記周斌,無錫市長趙建軍,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泰州市副市長、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高港區委書記葉冬華、丹陽市委書記王成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