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東局勢不斷發酵,中國外交在不同場合持續發聲斡旋
伊朗和以色列的軍事沖突加劇了全球對中東緊張局勢升級的擔憂。
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雅加達同印尼外長蕾特諾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王毅再次就中東局勢闡述明確立場。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雅加達同印尼外長蕾特諾舉行會談。外交部官網 圖
王毅表示,巴以沖突造成人道主義災難,應立即實現無條件停火,盡快建立人道救援機制,避免局勢升級。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
此前,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的襲擊以及伊朗方面上周末的報復性還擊導致了中東局勢進一步升級。
目前,伊以軍事沖突仍存在進一步發酵可能,雙方互放狠話,針鋒相對。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哈加里當地時間16日表示,以色列在遭到伊朗襲擊后,不會“無動于衷”,伊朗也不可能“逃脫懲罰”。伊朗總統萊希16日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時表示,任何進一步損害伊朗利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更強烈、更大規模的回應。
在局勢可能進一步升級的背景下,中方對局勢降溫的斡旋引發外界關注,中國當前也在不同外交場合持續發聲。伊以沖突至今,中方多次對當前事態升級深表關切,呼吁有關方面冷靜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及西亞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偉建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分析表示,中國的斡旋與呼吁是必然的,并且有作用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鈕松也向澎湃新聞指出,中國的呼吁不僅僅是面對以伊當事方,也是面對諸多利益攸關方,如美西方大國和伊以在中東的盟友。“中國的直接目的還是期望中東國家間避免陷入‘以牙還牙’的循環對抗之中,其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鈕松指出。
14日伊朗軍事打擊以色列后,王毅已經同伊朗和沙特兩國外交官員進行了通話。
4月15日,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方強烈譴責并堅決反對伊朗駐敘利亞使館館舍遇襲事件,認為這一事件嚴重違反國際法,不可接受。中方注意到伊朗表示伊方采取的行動是有限度的,是對館舍遇襲事件行使自衛權,贊賞伊方強調不針對地區國家和周邊鄰國,并且重申繼續奉行睦鄰友好政策。相信伊朗能夠把握好局勢,在維護伊方主權和尊嚴的同時,避免局勢進一步動蕩。
同日,王毅還同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通了電話。王毅表示,中方堅決反對襲擊伊朗駐敘利亞使館館舍這種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同時我們注意到伊朗表示進行的反擊不針對任何周邊國家,愿繼續奉行睦鄰友好政策。當前局勢面臨走向惡化還是回歸正常的抉擇。中方贊賞沙方強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我們愿同沙方共同努力,避免對抗進一步加劇。
王毅特別提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是要盡快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恢復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合法權利,實現巴以兩國和平共處。
“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合作來緩解緊張局勢,以對話代替對抗,避免沖突陷入失控,”鈕松認為,“中國與伊以兩國均保持著良好的‘伙伴關系’”,這有助于中國協調伊以關系。
正如專家所說,在同伊朗溝通的同時,中國也同以色列方面保持著溝通。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4月15日,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應約會見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綺瑞。翟雋闡述了中方在加沙沖突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沖突流血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當務之急是加沙地帶立即停火止戰,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實現巴勒斯坦問題政治解決,實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和平共存。
受訪專家均認為,此次伊朗與以色列的問題實際是巴以沖突溢出的最新表現,最終需要回歸到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解決加沙沖突,這一點上其實是同伊朗有共識的,”李偉建分析,“當前局勢的主動權在以色列方面,具體要看以色列是否回擊,以及以什么方式回擊。”
“中國一直積極在推動巴以落實‘兩國方案’上不遺余力,反對將巴勒斯坦問題邊緣化。”鈕松認為,“此前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促成加沙立即停火決議的通過,從根本上有助于中東緊張局勢的緩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