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燃氣費的明白賬,事關千家萬戶

繼4月13日重慶市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市民反映的家中燃氣計量有誤和燃氣費用增加等問題之后,不少成都市民也反映更換燃氣表后,出現收費上漲的問題。有網友投訴稱,房子一年沒住人,卻出現了燃氣費用和違約金;還有網友投訴,以前幾十元一個月,換表后都是100多元。更有網友曬出繳費賬單,稱換表一個月,居然有17290元的燃氣費,“就是24小時不停地燒氣,也用不到這么多費用!”
在成渝兩市的問政平臺,類似投訴很多,且仍在持續增加中。來自重慶市政府的信息顯示,截至4月12日,當地共受理咨詢和投訴7362件;相關企業目前已完成20多萬戶用戶篩查。
燃氣費應該是一筆明白賬,對于當下公眾的質疑吐槽,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做出全面調查。
一者,燃氣費、水費、電費,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要支出。這些費用本身數目可能不是很大,但卻是“細水長流”,屬于常態化的剛性支出。因為常態化,所以斤斤計較;因為太熟悉,所以高度敏感。涉及這些費用任何細微的波動,都可能惹得大家琢磨半天。
一般民眾或許無法精準判別新表是否有問題,但以前一個月多少錢,現在一個月多少錢,此種源自生活經驗的“比對”,則不可能造假。而當繳費數額的“異動”,恰恰又發生在換表前后,人們自然會把二者聯系在一起。
再者,燃氣換表不是一個小事,而從重慶、成都等地的情形看,一般就是燃氣公司發個公告就算完事。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既然聯合調查組將對氣表質量、燃氣質量、氣表計量、價格、收費、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這些事務至少涉及住建、市場監督、消防、街道等,那么,這些管理機構和部門之前對換表知情嗎?
換燃氣表雖然是企業行為,但卻是連接政府和千家萬戶的公共事業,牽動著每一個老百姓的錢包,理應在嚴格監管下推進。如果僅僅由燃氣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一換了之,事先無公開,事中少監督,事后無跟蹤,如此操作被民眾質疑,并不意外。特別是,燃氣公司本身具有行政壟斷經營地位,其價格波動,與政府公信力高度綁定。更讓公眾疑惑的是,上市公司重慶燃氣2023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824%,這個事應該有一個明白無誤的解釋。
公共事業收費直接關系到民眾切身利益,有關各方在涉及此類價格調整時,必須堅持公開透明,把計費標準、計量儀器跟大家講清楚。遇到問題要及時調查,有誤會要澄清,有問題要糾正,絕對不能有不清不楚的地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