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因律師見證遺囑無效,律所被判賠償171萬元,律責險賠不了?
經過律師見證的代書遺囑因律師執業過失等原因被判無效,律師事務所因此承擔賠償責任后,以律師執業責任保險申請理賠,卻遭保險公司拒賠。律師事務所遂將保險公司訴至法院。
4月16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金融法院獲悉,日前,該院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律師見證遺囑無效,律所承擔賠償責任
上海金融法院介紹,1994年7月,滬上某知名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律所”)律師為客戶鄭某提供了代書遺囑見證法律服務,但在后續繼承糾紛中,法院認定,因只有一名律師在場見證等因素,代書遺囑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要件,判令遺囑無效。
2019年1月,鄭某兒子張某以遺囑見證無效為由提起訴訟,將該律師所在律所告上法庭,要求律所賠償其經濟損失。法院判決律所賠償張某損失1718000元并承擔案件受理費、保全費及部分鑒定費。
2020年8月,涉案律所以執業過失承擔賠償責任而產生損失為由向該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認為涉案事故不屬于在保險單約定的追溯期或保險期間內接受委托的業務而拒賠。律所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保險公司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本案律師執業責任保險涉及1998年至2020年長達二十余年的保險合同。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上海市律師執業責任保險先后由律師事務所相關主管部門和律師自律組織等統一向某保險公司投保。律師責任險保險合同一年一簽,但不同的保險合同對追溯期的約定不盡相同。1998年保險單約定承保的基礎是期內發生制,也就是以損失發生的時間作為承保基礎。2000年保險單約定承保的基礎是期內索賠制,追溯期可溯及至1992年3月14日,也就是在保險單注明的追溯期限至保險期限終止期內接受的委托業務,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首次以書面方式正式提出索賠的,保險人均承擔賠償責任。2002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為連續承保,約定承保的基礎均是期內索賠制。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保險單約定的追溯期為“追溯到本公司連續承保的第一張保險單的起期日止,不溯及第一張保險單追溯期”,也就是2018年至2020年的保單,追溯期可到2002年2月。
律所主張應根據2000年保險單約定,其享有的追溯期權利應當追溯至1992年3月14日,1994年的代書遺囑見證業務屬于承保范圍。即便按照2018年保險單所約定的追溯期,由于律師見證遺囑業務具有特殊性,代書遺囑見證業務的最終辦結時間應持續到律師在遺囑繼承案件中出庭作證之日止。
保險公司抗辯認為,2000年保險單關于追溯期的約定不可在另一獨立的保險合同中適用,案件應適用2018年保險單,案涉委托業務的接受時間不在追溯期內;律師見證遺囑業務的核心事務是針對委托人遺囑提供見證業務,應以見證之日作為辦結日期。
法院裁判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委托人張某2019年1月3日提起遺囑無效的訴訟是委托人首次向被保險人律所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發生在2018年保險單年度內,保險事故應適用2018年保險單。保險事故發生原因即1994年7月的律師執業行為,未發生在2018年保險單約定保險期間及追溯期內,遂駁回律所的訴訟請求。律所不服,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上訴。
上海金融法院經審理認為,案涉每一年度的律師執業責任保險合同均為獨立合同,不因連續投保而成為一份合同。雖然1998年保險單約定適用期內發生制,且未限定索賠截止期,但辦理代書遺囑見證業務的時間并非在該保險單范圍內。除此之外,各年度保險合同均約定適用期內索賠制,一審法院根據委托人提起索賠的時間認定本案適用2018年保險單并無不當。對于代書遺囑見證業務,律師進行見證并出具法律文件后,委托事項即已完成,并不以律師出庭作證為要件。律師在法院案件中出庭,是對訂立遺囑時客觀事實的描述,而非繼續從事遺囑見證業務。最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該案主審法官、上海金融法院綜合審判一庭審判團隊負責人孫倩介紹,本案中,上海市律協投保的律師執業責任險均采用期內索賠制,故被保險人(即律師事務所)要求保險公司承擔理賠責任至少需滿足以下兩點:(1)委托人在保險期間內首次以書面方式正式提出索賠;(2)索賠所涉業務系在保險單上注明的追溯期限內接受的委托。就追溯期而言,2002年至2017年期間,市律協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單追溯期均約定為保險起始日期往前5年,2018年之后的保險單則修改為“追溯到本公司連續承保的第一張保險單的起期日止,不溯及第一張保險單追溯期”,也就是說,保險責任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2月18日,實際上是更有利于被保險人權利的保障。本案中,由于承保基礎是期內索賠制,張某正式提起索賠的時間落入2018年保險單范圍內,但律師從事代書遺囑業務的時間并不在追溯期內,故對律所要求索賠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孫倩表示,當前,除代書遺囑見證業務外,律師更多地參與到涉及證券發行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國際貿易、跨境投資等專業性強且復雜多元的業務,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民事侵權賠償糾紛中所應承擔的責任也隨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律師責任保險能夠有效分散律師執業風險,為律師正常履職提供風險保障。需要提示的是,上海市律協每年度的統一投保是為各律師事務所作出的最低保障,律師事務所應當結合本所業務范圍,關注保險期間、索賠限額、承保方式及追溯期等重要條款,如認為統一投保不足以覆蓋可能產生的風險,還可以選擇自行投保商業保險進行補充,以充分發揮責任險的風險分散功能,避免陷入經營危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