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精英跑者因贊助商問題無緣北京半馬,各方利益該如何平衡?
從蘭州馬拉松多位精英選手未中簽,到北京半程馬拉松前賈俄仁加參賽資格被取消,再到北京半馬終點線前的“攜手沖線”……
近段時間,接二連三的爭議又將中國馬拉松的管理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相比于多位國內精英跑者在蘭州馬拉松未能中簽后引發的關于“贊助商排斥競品簽約運動員”的猜測與探討,賈俄仁加和北京半馬在賽前的公開發聲,則是直接將爭議的焦點指向了贊助商的權益問題。

賈俄仁加
就在北京半馬鳴槍前,多家媒體也通過采訪以及賈俄仁加在社交賬戶上的回應,還原了整個“消失的A0001號”事件的時間線。
由于這次北京半馬沒有設置直通名額,賈俄仁加在今年3月中旬知道自己沒有報名中簽之后,通過團隊聯系上了賽事的兩家贊助商,請求幫助報名參加北京半馬。
到了4月初,賈俄仁加收到了賽事組委會的官方短信通知,按照要求報名付費,等待審核批準和配號。然而,到了4月9日,賈俄仁加卻收到兩家贊助商先后發來的通知,那就是“需要取消報名資格”。
根據賈俄仁加自己的描述,他先是得到了其中一家贊助商明確回復“我們這邊組委會已經取消了”,而另一家贊助商給他的回復是“接到組委會信息后,一直沒有書面同意取消”。
在這樣的情況下,賈俄仁加在賽事報名系統里依舊查詢到了自己的參賽名額,于是他下載了領物單,并且預訂了去北京的機票和酒店。
到了4月12日,在飛機起飛前,賈俄仁加再次查詢了報名系統的參賽狀態,此時系統顯示“報名已取消”,他立刻聯系了教練,被告知“來了與組委會抓緊溝通一下再看情況”。

據賈俄仁加在采訪中的表述,在到達北京后,他和團隊聯系了有關方面,提交了報名情況說明和手機號碼,但到了晚上8點依舊沒有等到任何回復,于是,他發布了“落地北京了,發現北京半馬參賽號沒了,這是什么情況??????”的狀態。
隨后,中國跑圈的多家自媒體開始轉發這個消息,爭議也開始發酵。
4月13日,北京半馬組委會給出了官方回應,其中提到了兩點關鍵信息:其一,贊助商名額未經賽事組委會同意,參賽名額的權益不得與第三方品牌共同開發推廣、轉讓、售賣、轉授權等商業性行為;
其二,4月9日贊助商與賈俄仁加進行了溝通,并在其本人同意之后告知賽事組委會取消了其以贊助商名額參賽。
北京半馬組委會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賈俄仁加簽約的運動品牌和北京半馬的贊助商品牌是競爭關系,出于“贊助商名額和贊助商利益的沖突”,組委會決定收回名額,并且提前告知了運動員。
然而問題在于,賈俄仁加得到通知后依舊在報名系統里查到了自己的名額,否則,或許他就不會去預訂機票和酒店。

北京半馬組委會發布聲明。
事已至此,組委會的決定以及當事人失望與憤怒的情緒都無法改變,但整個事件引發的爭議卻值得馬拉松賽事的管理工作者反思。
中國知名體育學者易劍東教授就對這次爭議事件進行了評述,“我國城市馬拉松的最大投入方無疑是政府。交通、安保、醫療、清潔乃至住宿這些必要的保障,離開政府支持是斷然無法靠花錢來自己搞定的。所以,馬拉松賽事無疑是公益性的公共賽事。”
而既然賽事是公共產品,就不能因為某品牌贊助,就剝奪其他品牌代言運動員參與的資格。
除此之外,易劍東教授也指出,從目前中國馬拉松的發展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精英運動員分布在多個品牌,如果接受那些以排斥競品代言選手為條件的贊助條款,這樣的“排他性”,可能會讓賽事在未來受到更大的損失。
如易劍東教授所說,北京半馬和賈俄仁加之間的這次爭議,其實也給中國馬拉松賽事未來的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尊重契約的情況下保證贊助商的合理權益,同時又能尊重每一位參賽者,贏得跑者的好感。

賈俄仁加給出的回應。
在過去一兩年里,中國馬拉松賽事逐漸恢復如常,并且重現了四年前的繁榮,中國田協也出臺了一系列賽事運營和運動員賽風賽紀的管理辦法,希望通過明文規定,來幫助中國路跑賽事變得更加成熟。
但根據賈俄仁加的教練魏彪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的過去兩年的遭遇,仍然從側面反映了賽事管理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從前年到去年,一直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參加馬拉松要動用所有關系和資源,各種暗箱操作、層層阻擊……我們只有上進的精神和存活下去的信念,以及部分品牌的支持。”
如今,賽事組委會和賈俄仁加的團隊各執一詞,一邊是維護贊助商權益,一邊是精英跑者對于參賽的渴望,兩者如何達成一個平衡點,是需要考慮的關鍵。
其實,中國體育在其他項目上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如今中國馬拉松快速發展,商業贊助愈發豐富,此時暴露出這樣的爭議,也是一個信號,提醒中國路跑產業從業者進一步完善規則,平衡好跑者和贊助商的多方利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