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澳首次承辦全運會,“十五運”為何值得更多期待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如今,距離“十五運”的開幕還有不到20個月的時間,這場首次由粵港澳三地承辦的盛會值得期待。
港澳首次承辦全運會影響深遠
第十五屆全運會組織委員會11日在廣州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賽會籌備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十五運會是香港、澳門首次承辦全國運動會,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十五運會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司長張新說。

圖片來自十五運會組委會
事實上,香港和澳門的十五運會籌辦工作已經早早起步。2023年5月,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了香港賽區籌備委員會,2023年10月,成立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專責統籌及執行香港賽區各項籌辦工作,與各相關機構及部門聯系。澳門賽區組委會也已于2022年設立,目前正針對各項軟硬件設施、競賽、接待、宣傳及交通等方面開展籌備工作,今年還計劃舉辦兩到三項測試賽。
承辦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粵港澳三地的溝通十分關鍵。廣東省體育局局長崔劍表示,粵港澳三地已經建立了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同時,為了解決個性化問題,三地現在已經有了四個層級的溝通機制,定期召開聯絡會議。
張新表示,全運會的籌辦和舉辦,可以讓三地的規則更加有效銜接,要素更加便利流通,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在體育方面的改革創新務實舉措,促進人員流、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動,積極為大灣區一體化進程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三向奔赴” 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根據目前已經確定的十五運會項目布局,廣東將承辦大多數項目比賽,香港將承辦男子籃球22歲以下組、場地自行車、擊劍、高爾夫球、男子手球、7人制橄欖球、鐵人三項、沙灘排球等競體項目,以及群眾賽事活動的保齡球項目;澳門將承辦乒乓球、女子排球成年組、三人籃球、男子籃球18歲以下組等競體項目和空手道項目的群眾賽事活動。
目前,十五運會組委會正在研究設計馬拉松、公路自行車項目串聯粵港澳的比賽路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融合發展。
在粵港澳三地觀賽,可能將成為十五運會觀眾的獨特體驗。崔劍表示,涉及人員出入境、物資通關等事項,立足辦賽、參賽、觀賽等方面的需要,將有計劃、分步驟推動出臺一些便利政策,積極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在體育方面的改革創新務實舉措,做好規則的有效銜接和要素的便利流通。
“我們很有信心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通過舉辦十五運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推動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贝迍φf。

圖片來自十五運會組委會
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局局長潘永權說:“希望體育迷可以提前來澳門,看一下澳門籌辦全運會以及測試賽。我們也會在不同范疇進行協調,包括旅游方面的配套,吸引更多體育迷和旅客來澳門?!?/p>
科技賦能辦賽簡約而不簡單
據介紹,十五運會承辦比賽的場館中約90%為現有場館,將有效降低辦賽成本,實現節儉辦賽。
崔劍表示,廣東將按照節儉辦賽的原則,充分利用汕頭亞青會場館和近幾屆省運會場館等現有條件良好的場館,截至目前,已明確承接十五運會競體項目場館78個。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介紹,遵循“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香港將不會新建場館,會利用現有的場館和即將落成的啟德體育園承辦比賽。
崔劍表示,十五運會還將有望打造全運會歷史上首屆“碳中和”賽事。他透露,廣東奧林匹克中心體育館將在改造中新增遮陽水平挑檐防曬,并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植入綠化藤蔓植物,形成綠色環廊,而天河體育中心將綜合運用建筑與設備提效減碳措施,改造后有望成為近零碳大型體育場。

資料圖: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此外,十五運會將積極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的應用,讓老場館煥發新活力,提升參賽和觀賽體驗,并服務賽后運營和全民健身活動。例如,深圳灣體育中心體育場等部分場館將部署“光儲超充、車網互動”一體化示范應用場景,打造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應用場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