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察|美日同盟“最大升級”聚焦防務安全,軍工合作、戰備協調將提速
日本首相時隔9年再次以“國賓”身份訪美,兩國達成防務關系升級等近70項協議。
據環球網4月11日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10日舉行時長兩個小時的會談,并公布包括導彈和登月項目在內的軍事合作等計劃,以加強美日同盟。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0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白宮玫瑰園舉行新聞發布會后握手。視覺中國 圖
升級同盟、軍工技術合作、日本考慮加入“奧庫斯”……此次美日峰會重點著力于防務安全領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日關系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蔡亮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分析認為,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允許美艦在日維修、談論臺海與南海問題、美日菲峰會……一系列動作和表態的背后傳遞出的信號是:日本謀求繼續增強軍力,尋求東海、南海、臺海“三海聯動”,以求更好應對中國的策略以及提高國際影響力。
同盟升級瞄準戰備和實戰
岸田文雄在當地時間4月10日上午抵達白宮南草坪后受到紅地毯等最高規格的歡迎。兩人接著舉行了近兩個小時的閉門會談,會談結束后發表了聯合聲明。
路透社指出,總體來看,美日已經敲定了大約70項防務合作協議,其中包括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兩國聯合生產武器、開發新的反導防御系統、聯手加速核聚變研發以及日本加入美國登月計劃等等。
美國一位政府高官在介紹美日將宣布的70多項協議時說:“這可能是我們所見過的此類成果中規模最大的一批。”他指出,雙邊峰會上達成的協議通常為12至20項。
兩國領導人表示,日本加強防務結構和能力的舉措開啟了“美日安全合作的新時代”。 在眾多防務合作議題中,重塑美軍駐日結構、日本考慮參加“奧庫斯”第二支柱項目、美艦在日維修以及共同研發生產武器等議題備受外界關注。
重塑美軍駐日結構的重點是美國印太司令部會將部分作戰指揮權下放到駐日美軍司令部,未來除了第七艦隊及駐日海軍陸戰隊等指揮權繼續歸印太司令部外,其它部隊的調動和使用均可由駐日美軍司令部直接實施,日美軍司令部司令也將從中將級別調整為上將級別。
分析指出,獲得指揮權后的駐日美軍指揮體制將更加扁平化,將在美日聯合軍演、情報共享、與日本自衛隊統合作戰司令部協調、物資調度等方面權限更大,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戰備能力。
參考消息網此前援引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不斷推進“反擊能力”的構建,要想掌握敵方導彈發射場等信息,來自美軍的情報至關重要,因此提高自衛隊與美軍的協調性成為緊迫課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一位美國官員說:“我們將有史以來第一次改變在日本的美軍部隊結構。”他解釋說,駐日美軍將重組為一個聯合作戰司令部,指揮前沿部署在日本的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陸軍。目前駐日的5.4萬名美軍人員必須向夏威夷匯報,而且每個軍種都有獨立的指揮系統,不具備在未來戰爭中至關重要的聯合作戰能力。
報道稱,新結構將使兩國武裝力量在面臨諸如臺海危機時能更加靈活地應對,這將是自1960年以來,兩國防務合作的最大升級。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趙明昊向澎湃新聞分析認為,美日同盟升級的背景是美國要強化在亞太地區的“盟伴”體系,特別是在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的背景下,美國希望能確保其印太戰略不失焦,印太戰略很重要的目的是要打造一個針對中國的“盟伴”體系。
“美國希望升級美日同盟分散它的防務成本,特別是強化日本所謂的‘對敵基地反擊能力’,增強日本軍事政策上的進攻性,讓日本承擔更多的軍事安全責任,特別是在有可能爆發沖突的情況之下,日本能夠更多參與到戰爭行動中來,包括強化這種進攻性的能力。” 趙明昊表示。
在蔡亮看來,美日升級同盟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驅使:一是美國和日本都有所謂應對中國崛起和遏制中國國力的需求,升級同盟服務于雙方這一共同的目的;二是美國國力下降,急需在亞太地區尋求一個盟友,充當“副警長”的角色,而日本對中國一直有所忌憚,雙方可謂一拍即合;三是岸田政府在日本國內支持率下降,期望通過此舉來進行一定的挽救。

美日舉行大規模海上聯合演習,日本出動了直升機母艦。
借“奧庫斯”加強軍工合作
近期,“奧庫斯”擴員,尤其是吸納日本成為新成員成為引發輿論的高度關注。
在美日聯合聲明中也提及“奧庫斯”擴員。聲明稱,“奧庫斯”(AUKUS)正考慮和日本在一系列領域的先進能力和技術方面展開合作,包括量子計算、高超聲速、人工智能和網絡技術等。日本駐澳洲大使館的一名官員于本月早些時候稱,日本正致力于與澳英美三國就“奧庫斯”的“第二支柱”項目進行深化合作。
“奧庫斯”的“第二支柱”項目即美日聯合聲明提及的人工智能、量子領域、先進網絡、高超聲速武器等軍事前沿技術,而“奧庫斯”協議的兩個“支柱”項目中的“第一支柱”是為澳大利亞提供“弗吉尼亞”級核攻擊型潛艇,這方面的合作是封閉性的,“僅限于美英澳”,開放程度更高的“第二支柱”項目除了日本感興趣外,新西蘭和加拿大兩國也表達了加入的興趣。
央視新聞刊文分析指出,美英澳三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各有不足,而日本在高超聲速武器、量子技術、電子戰及人工智能等領域有優勢,在防務技術上將發揮更大作用。日本則希望通過與美英澳等國分享敏感軍事技術,來增強自身防御能力,提高在亞太的軍事影響力。
但澳大利亞“對話”網站9日刊文指出,日本難以成為“奧庫斯”的核心成員,因為各方之間存在芥蒂,特別是涉及敏感技術的出口,美國的私心和對盟友的猜忌與提防依然很深。
為了進一步加強軍工技術領域的合作,美國官員透露,拜登和岸田還將討論成立一個“軍事工業委員會”,評估兩國可以在日本共同研發和生產武器的地點。美國高官說,這是要利用日本的工業能力來提高美國的國防生產能力,這是美國方面的弱項。
根據聲明,美國表示致力于啟動日本的訓練渠道和艦艇改裝,以獲得“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系統的作戰能力,重申兩國對滑翔階段攔截彈(GPI)合作開發計劃的努力,以應對高端區域的高超聲速武器威脅。
去年11月,美國國務院批準向日本出售400枚射程超過1500千米的“戰斧”巡航導彈,并且將采購導彈的時間從2026年提前至2025年,這些導彈將配備于日本“宙斯盾”戰艦。
在反導方面,美日一直保持著緊密的技術合作,此前就曾經聯合研制“標準”-3Blcok2反導攔截彈,隨著高超聲速武器的成熟,兩國已經將反導技術合作從防御彈道導彈轉向防御超聲速武器。
去年8月,日本共同社報道稱,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美兩國政府已基本決定共同開發新型導彈,用于攔截高超聲速武器。美日聯合研發的攔截彈能夠在高超聲速武器滑翔階段進行攔截,使其無法降至現有防御系統應對不了的飛行高度。此外,兩國還將針對高超聲速武器的天基導彈預警體系方面展開合作,重點是部署低軌道導彈預警衛星星座。
談及美日軍事合作,趙明昊告訴澎湃新聞,在軍事武器的部署方面,日本會加快部署“戰斧”巡航導彈及其他的進攻性武器,可能還會在軍事方面為美國提供更多的協助;在軍事演訓方面,美日還會加大力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軍事演習科目,如遠征登陸、聯合作戰等。
趙明昊認為,美日同盟的軍事前景還要放在更大的區域視角當中去看,日本還在加大對菲律賓、越南提供軍事裝備和武器方面的所謂的“援助”,美日同盟的軍事化發展還會有更大的地區性影響。

美日舉行聯合兩棲演習。
美日菲軍事合作升級
聯合聲明對俄烏沖突、“印太地區”局勢尤其是臺海和南海局勢發表了看法,在會晤結束后的記者會上。岸田介紹說雙方討論了臺海局勢,并渲染說“無論在哪里,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絕對不可接受”。
聯合聲明稱,“反對中國在南海的危險舉動……強調維持臺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路透社說,美國及其包括日本在內的盟友一直在加強軍事力量,以應對他們所認為的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日益增長的威脅”。但拜登同時聲稱與中國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明確了繼續與中國對話,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重要性,并稱美日同盟具有防御性本質。
在美日領導人峰會結束后,當日下午美日菲召開了首次三方峰會。
拜登在峰會開始之前表示:“美國對日本和菲律賓的防務承諾堅不可摧。” “在南海的菲律賓飛機、船只或武裝部隊若受到任何攻擊,我們就會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條約》。”
據彭博社報道,一名美國政府高官透露,美日菲領導人會在這次的峰會上,就海岸警衛隊巡邏、人道救災工作、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在日本舉行海上訓練等達成協議。三人也會討論臺海、東海以及朝鮮半島局勢。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和大洋洲事務高級主任拉普·胡珀在4月9日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指出,三國領導人在這次的峰會上將爭取把三國聯盟與合作推上新高度。
在蔡亮看來,在美日菲峰會中,日本期望借此增強自身國際影響,在軍事領域“擴大戰場”,正如美國以日本為代理人,日本也呈現出以菲律賓為代理人之勢。
目前,日菲正在就簽署《互惠準入協定》進行談判,以簡化兩國部隊和武器進入對方國家的入境程序,并允許雙方部隊在對方國土上進行訓練和行動。一旦達成協議,這是二戰后首個與日本簽署相關協議的亞洲國家。此前,日本已經向菲律賓贈送巡邏機、巡邏艇等裝備,并首次向菲律賓出口預警雷達。
據報道,日菲協議內容將包括共享機密情報的條款,并可能在今年舉行菲日聯合演習。4月7日,美菲日澳四國在菲附近海域進行首次“全面”聯合演習,其中包括反潛戰訓練,以展示武力。
蔡亮分析指出,日本急于從美國獲得軍事技術、變革自身軍事運行方式、進一步發展軍工產業,愿意為了這些而忍受地區局勢緊張帶來的不確定性,而美國則可以從中坐收漁利,一旦地區局勢不穩,會有大量資金和企業往美國跑,加大對美投資,就像俄烏沖突導致大量企業和資金從歐洲轉向美國一樣。
對于美日領導人峰會聚焦提升安全關系對抗中國,4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日領導人峰會的一些動向,美日不顧中方的嚴重關切,在臺灣、涉海等問題上對中方抹黑攻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
毛寧指出,美日關系不應針對他國或損害他國利益,不應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堅決反對抱持冷戰思維,搞小集團政治的做法,堅決反對制造和激化矛盾,損害他國戰略安全和利益的言行,敦促美方把拜登總統關于美國不支持“臺獨”的承諾落實到行動上。中方將堅決應對侵犯中國主權的不法行為。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愿繼續通過對話協商與有關當事方妥善處理涉海問題,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