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男子通過境外軟件買1萬條個人信息,賣了9000元獲刑一年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通訊員 季海龍
字號
當前,侵犯公民信息的犯罪行為包括從源頭的采集、獲取,到流轉端的倒賣、出售,再到末端的非法使用等全鏈條行為。該類犯罪的侵害對象呈現出批量化、規模化等特點,更是催生出了大量網絡黑灰產業。
4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崇明區檢察院”)獲悉,日前,該院辦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被告人黃某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刑罰,并被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崇明區檢察院介紹,黃某是一名踏入社會不久的打工族,偶然間發現了倒賣公民個人信息這個“商機”。2023年3月底,黃某聽朋友說有些公司會高價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用于提高銷售業績,頓時來了興趣,想著靠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牟利,隨即上網查找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渠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某通過某境外軟件聯系上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人員,購買了大量包含公民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號碼歸屬地等信息的數據文件后,隨即在社交平臺發布廣告將購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加價出售給多名下家。經查,2023年5月至7月間,黃某出售的涉案公民個人信息達10000余條,違法所得9000余元。

男子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后出售,圖為聊天記錄。崇明區檢察院 供圖
2024年3月14日,崇明區檢察院對黃某提起公訴,黃某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由于黃某的行為導致眾多不特定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且仍存在被傳播、買賣的危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崇明區檢察院同時對黃某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主張黃某就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履行公益損害賠償金。
此外,黃某不法交易鏈條上的相關人員也在進一步追查中。
責任編輯:鄭浩
圖片編輯:樂浴峰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