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青田審理“地下錢莊”組織:一年非法買賣外幣達200億

11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涉嫌非法買賣外匯的非法經營案件,林某、馬某等19名被告人受審。

單月一個億資金往來
私人賬戶的背后有何貓膩?
名下沒有公司、企業,平時在一個服裝廠打工,住在青田縣城的一個老舊小區里。
種種跡象表明,青田人楊某的資金流與他的身份不符。
2016年10月初,青田公安民警在對當地金融機構日常巡查中得到的一個消息,某銀行一客戶的銀行賬戶在一個月時間內,將近有一個億的交易資金往來。而這個銀行賬戶的開戶人就是31歲的青田本地人楊某。
于是警方進一步查詢楊某賬戶的交易明細及賬戶余額后,發現這個賬戶雖然短期內有巨額資金進出,但查賬單時,上面的余額卻為零元。隨著警方對楊某的外圍布控,對楊某的背景身份等信息核實,楊某賬戶資金交易模式與匯兌型地下錢莊非常相似,他極有可能正在從事非法買賣外匯業務。
很快的,一對夫妻進入了警方的視線。男的葉某42歲,女的楊某某41歲。因為警方發現楊某的賬戶有過幾筆到銀行柜臺提現的記錄,經過對交易憑單和柜臺監控視頻的查詢,來取錢的正是這對夫妻,而進一步核實發現,楊某與楊某某是親戚關系。
而這對夫妻葉某和楊某某倆于2013年2月,因非法買賣外匯,曾被青田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緩刑執行。由此可見,楊某那個可疑的銀行賬戶,實際使用者很可能就是葉某夫婦。
在對兩夫妻的跟蹤調查中,警方發現兩夫妻幾乎每天在青田縣城鬧市區等地,與一些市民有外匯資金往來,而且每當聚集到大量外匯,兩夫妻便開車前往溫州龍灣機場與人進行對接。對接中,兩夫妻都拎著行李箱,而對方每次也是由特定的兩個人接過行李箱。
警方隨即認定,葉某夫妻在緩刑期間及刑滿之后,極有可能繼續干著老本行,從事非法買賣外匯。至此,一起地下錢莊案慢慢的浮出水面。
從黃牛到中間商
一條完整的非法經營外匯鏈
隨著可疑人員漸漸增多,警方沒有馬上將葉某夫妻抓捕,而是順藤摸瓜繼續追查兩人背后的犯罪集團。經過一段時間偵查,一個涉及青田、溫州、廣州、深圳等地,人員眾多、組織嚴密的犯罪團伙終于露出水面。
經過一年時間慎密偵查,警方摸清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模式。
據調查,犯罪團伙的成員首先從廣大的散戶,也就是廣大的市民手里以高于銀行當日行情的匯率收取歐元、美元等外匯。這些成員稱之為“黃牛”,葉某夫妻就屬于這類。
特別在溫州、青田等地,華僑居多,很多華僑將外匯帶回中國,需要進行兌換人民幣時,根據國家規定只能到規定的交易所兌換,而且還有額度限制,于是他們主動或被動與黃牛搭上線。當溫州、青田、義烏等地的黃牛聚集了大量外匯后,就會裝進行李箱,統一送到溫州龍灣機場,與那里特定的兩人進行對接。這兩人就是甘肅人王某和馬某,而這兩人充其量也只不過是“跑腿”。
兩名“跑腿”拿到行李箱后,當天就從溫州機場到達廣州將錢交到他們的上頭同是甘肅人的馬某處。只不過,馬某仍不是最后一環,因為馬某還要將錢專賣到廣州、深圳等地,他的上家,本案的幕后黑手廣州人林某處,林某作為中間商將資金流向境外。
至此,本案的偵查到了可以收網的階段。2017年12月4日,青田警方在青田、溫州、廣州、深圳等地聯合當地警方同時開展抓捕行動,一舉將該團伙抓獲歸案。一年多時間里,該團伙每天交易金額折合人民幣達4000萬元以上,累積交易金額折合人民幣高達200億元。
僅青田一地,非法交易12.2億
19名被告人擇期宣判
2018年11月27日,青田縣人民檢察院提起訴稱,在2017年10月12日至12月4日期間,被告人馬某在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以外,從被告人葉某平、趙某華(刑拘在逃)、杜某通、陳某琴(刑拘在逃)、徐某英(刑拘在逃)、張某友、朱某紅、朱建某、何某、楊某菊、林某娥、董某寬等人處收購歐元、美元、港幣等外幣,并讓被告人王某、馬某到溫州機場從上述人員處收購來的外幣,后運輸至廣州、深圳等地轉賣給上家林某,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僅青田一地,犯罪團伙與青田當地的犯罪人員相勾結從青田民間收購歐元、美金、港幣等外匯折合人民幣達12.2億余元。
由于涉案人數較多,當天晚上法庭調查一直到晚上十點才結束。11月28號上午8點40開始繼續進行法庭辯論,鑒于該案涉案人數眾多,案情復雜,被告人作最后陳述后,合議庭決定擇期宣判。
法官說法
在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以外非法買賣外匯,擾亂金融市場秩序,非法買賣外匯二十萬美元以上或違法所得五萬元人民幣以上,將涉嫌非法經營罪。
( 原標題:一年非法買賣外幣達200億,此案為你揭秘“地下錢莊”經營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