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Z世代唱享中國·江南文化|一抹奶香,凝固獨屬滬上記憶
一抹奶香,凝固獨屬滬上記憶
大家好,我是來自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專業的郭曼婷。

壹


圖源-視覺中國
說起‘大白兔’,你的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一只呆萌的小兔子?還是一顆身裹藍白包裝紙的大白兔奶糖呢?據說,有90%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奶糖大白兔啦,這抹濃濃的奶香凝固著兒時最真摯的情誼,也見證著上海這片土地走向如今閃耀靚麗的發展之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白兔奶糖背后的故事,尋著那一抹奶香,追尋滬上記憶的前世今生。

圖源-視覺中國
素來江南美人,吳儂軟語,似風景如畫。而身處江南一帶的上海更是向來便以精致、秀雅著稱,仿佛說話聲音大些,便不是‘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的滬之所為了。然而,在這看似溫文爾雅的外表下,卻蘊藏著中國人堅韌不屈的精神內核。大白兔奶糖的前世最早要追溯到一九四三年,那是一個戰火紛飛水深火熱的年代,中國近代最早的本土商人正在夾縫中艱難求存。這時,大白兔奶糖在上海愛皮西糖果廠橫空出世,并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看似雅柔的上海商人卻真正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聰慧堅定,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上海民眾卻在民族資本主義艱難求生之時選擇了堅定地站在本國利益一邊支持本土商人商品。大白兔奶糖,是滬上人民高尚氣節的見證,承載著滬上民眾悠悠一片赤子心,濃濃一腔愛國情。
貳

圖源-上海嘉定
‘上海是中國的上海,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獨特的歷史記憶塑造了如今上海開放、包容的格局,上海之璀璨如同東方大陸的一顆明珠,小小一顆大白兔奶糖,卻凝結著上海開放自由的精神底蘊。大白兔奶糖真正家喻戶曉廣銷全國是在一九五九年,作為建國十周年禮品而誕生。在一九七二年,尼克松先生訪華時深深地愛上了眼前這顆奶香十足的大白兔奶糖,我國外交部不失東道主風范,特意為美國外賓準備了十斤大白兔奶糖,此后,大白兔奶糖更是從滬上飛往世界各地。如此一顆大白兔,是上海自由開放的時代縮影亦是江南文化禮儀之韻的篆刻人。

圖源-樂游上海

有人說大白兔是一只神奇的兔子,她活躍在一代上海人童年的回憶里,也陪著上海這座城市走過了艱難困苦,迎來屬于她的輝煌時代。二十世紀50年代,大白兔奶糖的產量很低,一天只有不足三噸的供應,有時甚至只有一噸而已。于是,這只神奇的兔子,成了市場上最供不應求的奢侈品之一,孩子們小小的夢里裝著的都是這顆白白胖胖奶香四溢的大兔子,童年的大白兔也就成了學校里最讓人垂涎欲滴的硬通貨。甚至那個時候,很多家長會將大白兔當做大補丸來用,認為七顆大白兔就是一杯純牛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兔子依然奔跑在滬上的原野,從鄉間角落到城市街頭無一不有她的身影。
叁

圖源-上海發布
如今的上海,燈火輝煌繁盛鼎力,人們再也不用手持批條排起長隊換購零星的大白兔奶糖,那一代代兒童也終于長成了大人。剝開酥脆的糯米紙外衣,那抹入口即化的香軟再次縈繞在每一位上海人心間。這樣一顆平平無奇的大白兔奶糖,恰恰印證著上海人心底最質樸的那抹干凈,從簡陋到繁華,從襤褸到輝煌,那抹暖暖的奶味始終融化在這城市鄉間的土地里。
大白兔奶糖出生在上海,成長也在上海。而第一次讓大白兔奶糖這個形象活過來的人,是一位叫做王純言的上海人。王純言自小便在上海市少年宮美術組學習,擁有過人的感知力與藝術天賦,早在一九五七年時,王純言便被選中隨同周恩來總理一同訪問上海。他在大白兔奶糖最初誕生的糖果廠做學徒,憑借著自己過人的美術天賦設計了第一顆大白兔奶糖的糖紙包裝,此后,這位上海設計師也一直為大白兔奶糖這一上海本土品牌繼續服務,直到一九九七年去世,他的墓碑前還立著一只大白兔子。

圖源--文旅中國

作為一個老字號,大白兔奶糖還代表了中華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精神的完美融合。它的成功不僅僅在于產品本身的獨特魅力,更在于它如何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進行自我革新,同時又能堅守那份傳統的味道和品質。更重要的是,大白兔奶糖在傳承過程中,不僅是將產品從一代傳到下一代,還把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對創新精神的追求,傳遞給了每一個消費者。這種深植人心的品牌情感,讓大白兔奶糖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紐帶。
因此,大白兔奶糖不僅是上海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老字號傳承的典范,它用自己的品牌故事和產品,講述了一個又一個關于堅持與創新,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繼續前行。
當人們品嘗那獨特的奶香時,不僅能感受到奶糖本身的美味,還能體會到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和魅力。它讓人們在忙碌和變遷中找到一份穩定的情感寄托,一種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共鳴。無論是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還是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大白兔奶糖都是一種溫馨的提醒,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來自這座城市的溫暖和歡迎。
青春手記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Z世代唱享江南之青春手記,我是郭曼婷,把江南故事講給你聽。
大白兔奶糖,不僅僅是童年里凝固歲月的痕跡,也是無數江南長大的我們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獨家記憶。這抹溫柔的奶香里,有父母長輩慈愛的話語,更是滬上文化堅韌自由的氣節底蘊,她是綿綿細雨,講述兒時記憶里的溫情,她是落紅春泥,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寧靜祥和的江南里。
(原題為《Z世代唱享中國·江南文化 | 一抹奶香,凝固獨屬滬上記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