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國際版畫展:丟勒、畢加索、力群等精品集結中華藝術宮
3月26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推出全新展覽“版畫?絲路——2024上海國際版畫展”。此次展覽是版畫展覽史上首次以絲綢之路為路徑,梳理版畫的傳播路徑展示中國傳統版畫對世界的影響。展覽通過畢加索、夏加爾、丟勒、珂勒惠支、力群等的170余件作品,呈現了中西版畫之間的互相交流與成就。
“這次展覽展出了全球知名版畫藝術家及其代表性版畫力作,觀眾們可以看到中國版畫如何影響日本浮世繪,后者傳入西方并深刻影響了后期印象主義的發展。”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說。

展覽現場
作為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重要學術展覽品牌“海上觀潮”系列展覽之一,展覽創新性地以中國傳統版畫沿古代“絲綢之路”對外的傳播和影響為線索,首次展示了中國傳統木版畫如何以絲綢之路起點為原點,廣泛影響和促進古絲路沿線國家的版畫及印刷術的發展,同時呈現近現代以來借助現代版畫技術的回流,中西版畫之間的互相交流與成就。

巴勃羅·畢加索(西班牙)《杰奎琳的項鏈》
32×27厘米 版畫 1962年
主辦方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后“再出發”的背景下,這次展覽在突出呈現中國傳統版畫對于世界版畫影響的同時,體現絲綢之路對于中國文化藝術傳播的重大意義和歷史價值。

力群《魯迅像》12.2×10厘米 版畫
1936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阿爾布雷特·丟勒(德國)《背負十字架》(《大受難》)
13x9.5厘米 版畫 年代不詳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通過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絲網印刷、數碼版畫等豐富多樣的“全版種”陣容與豐富的文獻資料緊密結合,展示創作時間跨度百年的170余件版。呈現了陳琦、代大權、楊鋒、楊宏偉、小林敬生(日本)、鈴木隆太(日本)、莎拉·吉萊斯皮(英國)、英格里德?勒登特(比利時)、赫爾曼?諾德密爾(荷蘭)、麥斯?揚庫洛夫斯基(馬其頓)、澤農?伯迪(加拿大)、阿莉西亞?坎迪亞尼(阿根廷)等當代各國最著名版畫藝術家的最新創作成果,向觀眾全面展示當今全球版畫新作新貌。

黃永玉《捕鯨》32×44厘米 版畫
1961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坎祖扎曼·薩加爾(孟加拉國)《中國絲綢之路》
45×60厘米 版畫 2017年

代大權(中國)《陳寅恪像》
90×45厘米 版畫 2020年
本次展覽不僅是對當代版畫藝術的探索,也是對世界版畫歷史的回顧。作品不僅有中國藝術家如黃永玉的《捕鯨》、力群的《魯迅像》為代表的中國版畫精品,同時還呈現了世界版畫史上文獻級的作品,如丟勒、畢加索、珂勒惠支、巴爾蒂斯大師的版畫。

斯內日納·比塞羅娃(保加利亞)《自然神圣-XVII》
71×100厘米 版畫 2022年

巴薩利加·安德烈·弗拉基米羅維奇(白俄羅斯)
《旅途1》51×80厘米 版畫 2008年
展覽總策展人盧治平向澎湃新聞介紹說:“版畫在中國誕生,再走向世界的過程,幾乎與‘一帶一路’重合。版畫‘漫游’世界的過程,也是這個畫種不斷融合、學習。從中國的木版水印,到歐洲衍生出銅版、絲網版,再到如今用數碼照相來制作。所以大家可以在展覽中感受到五彩紛呈的作品,并非大眾印象中只有黑白色彩的版畫樣式。”

小林敬生(日本)《日復升-向天空2015B》
102.5x72.5厘米 版畫 2015年

胡安·米羅(西班牙)《咖啡磨豆機》

珂勒惠支(德國)《磨鐮刀:農民起義之三》
此次展覽還設置了文獻區,讓觀眾得以了解版畫起源、發展過程,以及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版,意為形態恒定的模板,一旦敷上顏料,色彩可以轉化到某一承受面,形成畫面。手掌,是人們最早利用的天然模板,它的印痕一再出現在早期人類的史前巖畫里。復制手印足印,可謂版畫概念的雛形。

展覽現場
中國的第一幀雕版木刻已經無法確考,漢朝說、東晉說、六朝說、隋朝說,論據不一。現存刻有確切紀年的最早作品是唐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卷首圖,公元868年刊刻,1899年發現于古絲路重鎮敦煌,是中國版畫及其絲路征程的有力見證。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版畫的“前身”并不歸為一門藝術。版畫作為記錄與傳播的工具而誕生,承載人類生活生產的經驗與思想成果,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助推器。
自漢唐下延宋元,從單色線刻到多版多色套印,中國版畫因為完整的技術體系與獨特的藝術風范而先行,并以水印木刻登峰于清明。而此時,版畫的腳步已經追逐在世界的東西南北。模板來到歐洲以后,衍生出的版畫家族:模板--凸版;銅板--凹版;絲網版--孔板。

展覽現場
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把創作版畫的觀念從日本引回中國。他舉辦青年木刻講習所,推動上海成為新興木刻運動的發祥地。在魯迅的倡導下,中國的黑白木刻曾經超越造型藝術的意義,成為中華民族解放與進步的符號,中國版畫從此煥發出新的精神與力量,直到半個多世紀以后再次與世界的版畫重逢在交匯的路口。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如今中國的版畫水平和市場發展可以說是與國際水平齊頭并進的,我們的展覽在國際上影響也很大。此次展覽的邀請發出后,差不多是一個星期,國內外的作品就寄到了。還有很多國外的藝術家來中國參加活動,這次展覽有的作品就是他們在中國采風時創作的。”盧治平介紹,“上海國際版畫展”展覽品牌始于2010年,已成功舉辦過四屆,是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的世界版畫盛會,也是促進交流、推動創新的國際版畫藝術平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版畫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世界通用的傳播媒介和藝術語言,在發展過程中作為插圖、藏書票等媒介介入大眾的日常生活,本次展覽還特別征集了較為稀有的9國23位藝術家的藏書票作品,喜愛閱讀的朋友不容錯過。

版畫展專屬文創產品
一批版畫展專屬文創產品也在中華藝術宮同步上新,如以版畫作品為設計靈感的藝術絲巾、馬克杯、藝術抱枕、帆布袋等,都將充分展現版畫藝術在當代文化產業中的創新與活力。

版畫體驗活動
據悉,展覽期間還將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和豐富多彩的版畫體驗活動,讓觀眾們創作屬于自己的DIY版畫作品,感受版畫之美。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20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