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讀丨人生的極簡主義
多數人都經歷過,收拾屋子時面對一大堆幾乎從來沒用過的東西。買的時候,價格不菲,用的次數,還沒火箭發射倒計時的數多,扔了心疼,放著心煩。
日子一天天流淌,無用的雜物躲在時光的陰影里,一天天變大變強,終于會在大掃除的那一天,宛如怪獸般出現,像浮出海面的哥斯拉。
前些天,家里大掃除,面對著上百本連塑封都沒拆開的書,我都有種崩潰感。但遠遠不止于此,可以開一張清單,包括不止于:為貓咪買的但它又不愛玩的一堆玩具;衣柜里百分之七十的衣服,穿過的次數沒有上過雙;各種鞋子,細分到登山時穿的,散步時穿的;各種奇怪的小家電……
冰箱里是重災區,冷凍室是重中之重。凍了兩年的牛肉、雞腿,買的時候,只是因為有優惠,但吃的時候肚子并不會給自己優惠,所以只好凍著,然后就一凍不動了。發心減肥時買的那些低脂食物,金槍魚罐頭什么的,也成堆靜悄悄地躺著,不斷提醒你的意志有多薄弱。
以上,只是這頭怪獸的冰山一角。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可以從這些無用的雜物上,被探出個究竟,就像時下已經普及的大數據技術,這些不會被實際使用的東西,都可以坍縮成字節標簽,組成你個人歷史的博物館。
NETFLIX有部紀錄片,名叫《極簡主義》。片中通過不少人的現實生活經驗,傳遞了一個信息:實際上擁有很多很多并不會給你帶來快樂,少一點會更好。有一陣子,我們這兒也流行過“斷舍離”,扔掉用不到的東西,獲得更自由的錢包——哦,不對,更高級點的,是擁有更多的身心自由。
我曾經是這一派的信奉者,并非因為什么“斷舍離”或避免消費主義陷阱的哲理,僅僅因為一部電影里的臺詞?!侗I火線》里,羅伯特·德尼羅是個人狠話不多的飛天大盜。他行蹤不定,人生理想是退休后,去斐濟的海邊躺平,專門欣賞一種會發光的水母。他有句名言,曾經深深地打動了我:不要有任何附屬品,在你的生命中,不應該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內拋棄的東西。
這句話太酷了,在一個用最好的年華,天南地北東飄西蕩十幾年的人看來,這句話簡直戳心。
但是,直到……前天,我給家里大掃除,搬出一件件各種各樣無用的老東西,有的老到超過半世紀。
找到一臺光驅和一堆碟片,這部分的記憶本來在我腦海里已經被刪除了。因為它們的出現,記憶又重新喚起。有那么一陣子,我靠著這臺破光驅和五塊一張的盜版碟,深更半夜看了不少片?!睹绹隆肪褪悄菚r候看的,想起來了,凌晨三點,我還為面條被放逐的命運眼里噙過淚。
對了,家里還有我父親的印記。他在這個房子里生活了十幾年,買了無數無用的東西。什么有無數口袋的釣魚馬甲,大大小小的墨鏡,還有特意“珍藏”的各色紫砂壺,還有每年不同版本的上海城市地圖。時間久了,它們變得會說話了,在我耳邊低聲勾勒他曾經生活過的樣子——他穿著馬甲揣著茶具戴著墨鏡,照著地圖到處遛彎——栩栩如生。
這次大掃除,“斷舍離”不太成功,實在因為“舍不得”??肌吧岵坏谩钡脑~義,應是沒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有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附著了特殊的意義,扔了就真再也沒有了。看上去,我們丟掉的是物件,其實丟掉的是記憶,想留住的是時光。
中國極簡主義先驅郭靖曾經質問過成吉思汗: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他的意思應該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您老應該斷舍離。但我們普通人沒這個境界,附著個人情感的東西,得留在身邊,時不時看一看,才能把記憶修補完整,在不能回頭的時光里,拼湊出一個完整的自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