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短劇來襲,城市還能這樣變網紅
一個劇帶火一個城,還可以“多快好省”。

剛過去的春節檔,短劇在短短八天狂攬八億流水,已占春節檔電影票房的十分之一。
盡管,大熱的短劇被很多人看作是影視產業鄙視鏈最末端,然而其井噴之勢已然成型。
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3年,短劇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373.9億,同比增長267.65%。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中國電影市場規模為549.15億,短劇已經達到了其規模的70%。
而在短劇圈子里,更流行著一個梗:一周拍完,一個月上線,一部財富自由。
盡管有些言過其實,但也側面說明這一波潑天富貴,有多猛。
對于城市而言,有用嗎?有用!
如何用?
以我的家鄉湖南株洲為例。
株洲怎么接?
拍爆款短劇!
不容易,盡管去年6月,株洲就有傳媒公司爆出其參與出品的短劇殺青。

但沒有長沙馬欄山那樣長期精耕的文創土壤,株洲文創人想要趕上這一波風口,創造爆款,難度非同一般。
這個姿勢,讓民間創作者自由搏擊即可,有關部門不妨加點鼓勵。
株洲接什么?
順應年初廣電總局提出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理念,跳出泛濫的短視頻,去擁抱短劇,以短平快打法、更戲劇化地展示制造名城的方方面面。

腦洞如何開?
看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

其講述了一盞中國玉壺“逃出”大英博物館尋找歸國路的故事,不但頻上熱搜,還可給更多品牌提供營銷出圈借鑒。
事實上,國內很多地方已經展開了行動。
芒果TV出品戀愛短劇《我等海風擁抱你》,展現了福建泉州區域美景、民俗。
重慶市推出的《溫度》,展示了“世界溫泉之都”的另一面。
短劇來宣傳城市,優勢在哪?
在于高頻試錯。

較之用電影如《長沙夜生活》、劇集如《狂飆》這樣去拉動關注,其試錯成本更加低廉、創作門檻進一步降低,加上短劇擅長的高頻反轉抓人,極有可能達成對城市IP賦能。
此處,未必偏執于霸總、贅婿之類題材,而可效仿《河姆渡的骨哨聲》 去展現考古的路數,去車間、走田間,多角度呈現株洲的大國重器土特產和鄉村振興新風貌。

腦洞還可以開大些,各類城市、工作宣傳片,也可跳出匯報片、專題片,用有為、有味、有趣的短片給更多人“好看”。
大約十八年前,筆者就曾在一次行業國字號申報專題片制作中,嘗試用真人真事情景重現的10分鐘短片,呈現優質服務的溫情。
結果,在匯報展示中大獲好評……
多劇集、快出品、好故事、省資金,這么多特點,讓拍短劇比創作電影、歌曲、紀錄片容易太多。趁賽道上奔跑的城市還少,株洲趕緊沖。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