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更新招股書,七牛云能否成功登陸港交所?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近期,七牛云更新了港交所招股書。
在云服務廠商需要持續高投入的今天,為了生存與發展,沖擊上市儼然已經成為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游戲。七牛云在赴美上市失敗后重啟IPO,不知這次能否成功登陸?
七牛云成立于2011年,是中國最早提供音視頻云服務的平臺之一。公司早期以“七牛云存儲”產品打入市場,后憑借直播、短視頻的風口進行業務拓展。目前公司主營兩塊業務,分別是為用戶提供媒體綜合解決方案的MPaaS(移動開發平臺)業務,以及基于平臺的APaaS場景化音視頻解決方案業務。
但受限于自身勢單力薄,成立12年,業務上并未有質的飛躍,近些年營收總在10多億元的規模徘徊。與行業頭部公司動輒幾百億的營收相比,相差甚遠。
即便自身規模不大,2021年七牛云還是憑借著行業的東風,向納斯達克發起了沖擊。2021年2月七牛云向美國證監會(SEC)秘密提交招股書并在當年4月30日進行公開披露,但是于2022年9月自愿撤回美國上市申請,表示是由于當時美國資本市場情況不利,但個中真實原因不好細究。
時隔9個月,七牛云決定轉戰港股市場,然而現如今的市場早已今非昔比。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在全球市場占比達到14.6%,年增速約30%。而2021年這一增速是56%。中國云服務市場增長總體趨于平緩,逐漸由高速增長期進入穩步發展期。
由于下游需求增長的放緩,2023年4月,阿里云率先宣布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打響了行業價格戰的第一槍。隨后騰訊云與移動云緊隨其后,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40%。
由于玩家的大規模涌入,行業的內卷程度急劇上升。三大運營商近年加大力度投入,2022年移動云、聯通云、天翼云總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成為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帶動業務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升了行業的內卷程度。
在行業增速放緩,頭部企業帶頭挑起價格戰,巨頭擠占市場份額的情況下,中腰部企業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營運情況持續走低。
雖然2011-2020年間,七牛云完成9次融資,獲得阿里巴巴、經緯創投、啟明創投、云鋒基金、交銀國際等知名機構的青睞。但是公司營收卻并不亮眼。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2023年,七牛云分別實現營收14.71億元、11.47億、13.34億元;期內虧損分別為-2.2億元、-2.13億元、-3.2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為-1.06億元、-1.19億元、-1.16億元。近3年,七牛云毛利率僅從19.8%漲至21%。
七牛云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說到,在未來的經營中,公司打算把重心放在實現盈利上,預計2025年實現盈利。但是無法改變的是,云服務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技術門檻高、研發周期長、前期成本大,都是行業繞不開的檻。
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廠商們或主動或被動都得加入到這場“軍備競賽”中,持續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來增強其云服務的核心應用和生態融合能力。頭部廠商由于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與背景,所以“燒錢”也不手軟,但這就使得像七牛云這樣資金實力薄弱的中腰部云廠商十分難受。
在此種環境下,如何突圍,讓自己活下來并盡量活得更好,成了七牛云的關鍵問題。
當下的云服務市場,是一場資金實力的角逐,也是一場耐力的比拼。如何在巨頭雄踞的環境下,找到新機會,有不少中腰部廠商開始另辟蹊徑。
例如,青云科技開創“秒級計費”業務模式,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優刻得提出中立云的口號并開始著手相應業務,在市場引起不小的反響。
可見,在綜合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做差異化產品、保持細分賽道領先優勢,做細分賽道精品業務,是獲得市場認可的有效方式。在此情形下,由于APaaS業務擁有更好的財務表現和更大的市場預期,七牛云選擇了加碼APaaS業務。
不過在押注APaaS業務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目前七牛云APaaS的客戶主要由MPaaS的存量客戶轉化而來,而并非增量客戶,這就導致于APaaS業務規模的增加相應的就會減少MPaaS業務的規模,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同時由于APaaS業務在2021年9月才推出,想要該業務成為營收主力軍以及新的業績增長點,還需后續持續大規模投入,短期內實現盈利的概率不大。說來說去,又繞回到了問題的出發點,資金需求問題上。
在難以實現盈利,形成企業內部正循環的情況下,從外部找到充足的資金來源就顯得尤為關鍵。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