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曾經被瘋搶,銀行大額存單不香了?
在銀行多次降息的背景下,能夠鎖定儲蓄利率的銀行大額存單從2023年一直火到今年年初。然而,記者近日發現,隨著大額存單利率調降,其與銀行存款產品之間的利率差縮小,銀行工作人員對于大額存單的宣傳積極性沒有那么高了。此前還需要“搶額度”的大額存單如今不香了?

圖為行人路過某銀行門口。
利率不再占優勢,銀行推廣興趣寥寥
相較于去年年中“搶3”利率狂潮,經過幾番調降后,目前各銀行存款產品難覓“3字頭”,大額存單的利率同樣在幾番調降下來到“2字頭”。
一位建設銀行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除了1年期的大額存單比存款產品高0.1個點外,其他大額存單和存款產品都是相同的利率。”
記者了解到,建設銀行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1.8%,而定期存款產品利率為1.7%。“四大行都不太高。”該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四大行大額存單利率水平拉齊,郵儲銀行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略高于四大行,但目前北京各網點已無申請額度,新的1.85%年化利率的大額存單將于4月2日發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利率水平高于國有商業銀行,而城商行利率水平又多高于股份制商業銀行。

圖為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
記者以客戶的身份咨詢了多家銀行,發現銀行工作人員對大額存單的推廣興趣不大。有理財經理明確表示,大額存單利率和銀行的存款產品利率相差不大,但存款產品起存金額更具優勢。
浦發銀行大額存單6個月和1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別為1.90%和2.00%,而該行現在推廣的存款產品相對應的利率分別為1.85%和1.95%,利率僅相差0.05%。但存款產品起存金額較低,6個月產品起存金額為1000元,1年期起存金額為1萬元。郵儲銀行1年期大額存單和存款產品利率相差0.1%;招商銀行1年期大額存單和存款產品利率相差0.05%,2年及以上大額存單和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相同。
而相比銀行存款產品,大額存單的起存金額通常在20萬元以上。在上述統計表格中,除江蘇銀行大額存單起存額為40萬元外,其他銀行的起存金額均為20萬元。
購買受額度限制,大額存單還香嗎
能錨定較高利率的大額存單,也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在記者咨詢過程中,一些銀行工作人員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需要問一下現在還有沒有額度。”
據了解,個人大額存單是由銀行發售,面向個人客戶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屬于一般性存款。這種存款類金融產品按期發售,每期會限定發行額度,到期截止。比如,目前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稍高于存款產品利率的1年期大額存單均已沒有額度,客戶無法購買;郵儲銀行目前當期大額存單已經售罄,新一期大額存單會在下個月發行。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即便是在去年年底客戶瘋搶大額存單的時候,自己也會勸客戶“來了就先存掉吧”,“錢就這么丟在活期等,后面就降息了,而且降完以后依然沒額度。”
不過,在沒有搶到額度的情況下,儲戶也可以轉向另一種途徑——購買被轉讓的大額存單。目前,大多數銀行提供大額存單轉讓服務,但也有銀行不支持,比如浦發銀行就表示目前不發售可轉讓大額存單。
根據銀行規定,大額存單可以提前支取。全部提前支取的,按照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剩余的本金不能低于大額存單的起存金額,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剩余部分持有到期時仍按大額存單開戶日約定的利率計付利息。
當儲戶想提前支取大額存單又不想按活期計息時,可以將可轉讓大額存單掛出,其他客戶可以在手機銀行里的轉讓存單專區購買。轉讓方損失一部分收益,但可以避免將全部存款按活期利率計息,受讓方則可以“撿漏”獲得較高年化利率的大額存單。

圖為某銀行掛出的可轉讓大額存單。
因此,相比之下,大額存單較定期存款靈活性更高一些,并且如果購買的是可轉讓大額存單,還可以讓選擇提前支取的儲戶損失更小一點。
大額存單都能轉讓出去嗎?一位國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這要看情況,如果購買時大額存單利率不高,那么轉讓的利率也不會很高,與同期發行的產品不存在明顯競爭優勢;如果客戶提前鎖定高利率大額存單,后續遇到降息周期,可轉讓大額存單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
此外,大額存單與普通儲蓄定期存款一樣屬于存款,納入商業銀行存款保險范疇。根據存款保障條例,大額存單的本息金額如果在50萬元以內,就算銀行倒閉破產,也會有保險公司進行全額賠付。
銀行工作人員建議,在銀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的情況下,儲戶謀求更高的收益無可厚非,但家庭理財需要做好規劃,沒有必要盯著某一家銀行或者某一種產品,最重要的是考慮家庭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尋找專業人士進行理財規劃。(記者 馬文博 文/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