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雷諾CEO公開致信歐盟:向中國學習
法國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在本周二向歐洲政策制定者發出公開信,談及歐洲汽車工業正在面臨的嚴峻形勢,并提出了扭轉現狀的十步計劃。
他表示,轉型將成為歐洲工業復興的跳板。同時向歐盟倡導建立一個包容、可持續、有競爭力的汽車工業。
他明確表態稱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直言“完全對中國關上大門,將是最糟糕的回應”。
他還主張借鑒中國做法,在歐洲地區建立綠色經濟區,為電動汽車制造商提供為期十年的補貼和投資。

雷諾CEO盧卡·德梅奧
德梅奧在執掌雷諾集團的同時還兼任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主席。2023年,德梅奧被評為汽車領域最有權勢的人物,他在德國、比利時、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等多個歐洲國家擔任過要職。
身為一介商業領袖,德梅奧在信中稱自己非常支持歐洲、支持脫碳目標、也支持電動化轉型。德梅奧相信,“通過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共同努力和伙伴關系,我們可以實現我們的目標。通過空客我們已經看到了歐洲可以做的事情。”他表示,“生態轉型需要團隊協作。在金融市場的壓力下,歐洲制造商往往被迫關注短期利潤,而非進行必要的長期投資,且無法保證回報。中國圍繞一個目標整合了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所有力量,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
電動化轉型作為歐洲工業復興的跳板,歐洲制造商已經承諾在2022年到2024年間投入2520億歐元作為支持。德梅奧認為,歐盟需要為此創造必要的條件,以幫助歐洲車企應對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技術以及地緣政治相關的挑戰。
在這封20頁的公開信中,德梅奧也列舉了歐洲在為可持續發展而戰的過程中面臨的六大挑戰:脫碳、數字化、監管、技術波動、價格波動以及勞動力。
尤以監管為例,德梅奧指出監管的目的是為了使歐洲成為環境保護的倡導者,但現實卻適得其反。越來越多的法規正在給歐洲的汽車工業帶來一系列額外的壓力,使其在電動化競爭中明顯落后于中國和美國。他強調“歐洲必須發明歐洲模式”。
不同于歐洲的監管措施,中國通過政府的支持,已經在整個電動車價值鏈上都具備了巨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成本優勢。目前,中國控制著75%的電池生產能力,80%-90%的原材料提煉以及一半的稀有金屬礦山。美國則是通過出臺《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提供3870億歐元的激勵計劃,以推動美國汽車制造商的電動化轉型。
基于此,德梅奧呼吁歐盟“向中國制造商學習,因為中國制造商在電動汽車的性能和成本以及軟件和新車型的開發速度都領先歐洲一代”。同時,他還受中國成立經濟特區的啟發,主張“歐盟創建類似綠色經濟區,為電動汽車制造商提供十年的補貼和投資組合”。
作為歐洲的支柱性產業,德梅奧在信中表示,歐洲三分之一的投資來自汽車行業。同時,汽車產業是政府的巨大收入來源。在歐盟國家,汽車產業創造了3920億歐元的收入,占稅收的20%以上。如果沒有汽車行業,歐洲將在創新競賽中落敗。
然而,歐洲的汽車工業正在受到來自中國的沖擊,尤其是制造成本。2022年,中國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已接近4%。2023年上半年,在歐洲出口量最大的中國品牌分別是名爵和比亞迪,特斯拉緊隨其后。
為此,歐盟已對中國汽車制造商進行反補貼調查,試圖通過提高關稅對歐洲電動車進行保護。對此,德梅奧在信中明確稱,“歐洲完全對中國關上大門將是最糟糕的回應”。他呼吁,“歐盟需要處理好與中國的關系,只有合作才能走向復興”。據悉,歐洲在一些原材料比如鋰、鎳和鈷上依賴中國的供應,同時在半導體的供應上又依賴臺灣。
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沖擊,德梅奧建議歐洲政策的制定者們在小型汽車、智能充電以及關鍵材料供應等領域啟動十大歐洲項目。
在德梅奧提出的歐洲需要迎頭趕上的十個項目中,他重點強調要讓人們參與到綠色轉型中。他在信中指出,二十年間,城市汽車的平均價格從1萬歐元飆升至2.5萬歐元。與此同時,消費者每年的出行預算(燃料、維修、保險和稅收)從3500歐元飆升至1萬歐元。鑒于同期平均工資僅增長了37%,中產階級正在遠離汽車。
而大規模開發用于城市出行和最后一英里配送的小型汽車成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德梅奧指出,從出廠到報廢,小型汽車對環境的影響降低了75%,而它的售價只有中檔車的一半。如果巴黎的所有停車位都能停放小型城市汽車,那么節省下來的空間相當于55個足球場。因此,他建議歐盟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轉目前的趨勢包括社會租賃、免費停車位、優惠充電價格、降低貸款利率并鼓勵年輕買家購買等等。
歐洲制造商需要獲得來自歐盟的支持,因為目前歐洲頒布的一系列法規對小型車市場的盈利產生了負面影響。為了找到解決辦法,德梅奧建議從日本K-car中汲取靈感。
德梅奧認為歐洲政策制定者們應該鼓勵制造商啟動合作項目,開發和銷售歐洲制造的經濟型小車和貨車。以雷諾為例,德梅奧已經在今年2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上表示雷諾正在與大眾洽談合作,或將合力為歐洲市場開發一款純電動微型車。
“推廣經濟型小車可以為歐洲創造每年5億歐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并為工業領域創造1萬多個就業崗位。”德梅奧表示,“這些想法并不瘋狂,大多數都是有意義并且是切實可行的?!?/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