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扒完北京地鐵5年的數據,我們發現了最“悲劇”的通勤線路
地鐵,就像遍布于北京的條條動脈,每天都有近千萬人次在其中穿行。提起北京地鐵,很多人都是又愛又恨,上班離不開它,但是擁擠、故障、晚點,也成了每天坐地鐵的必修課。
如果你家住5號線頭,公司在4號線尾,怎么才能在擠成相片的工作日早高峰找到最佳換乘路線,又能避免遭遇倒霉的故障呢?
數可視扒了扒“北京地鐵”微博的5年數據,算了算北京地鐵各條線的擁堵指數和故障指數,希望能讓天天搭地鐵的你少點幾率遇到擁堵+故障的“悲劇“。
(注:本文涉及的地鐵故障數,均來自于“北京地鐵”官微發布的故障通報;統計的故障數為列車原發故障數,不涉及到受其他車故障影響而延誤的地鐵數量;地鐵故障數據范圍為2014.1.1-2018.11.8)
▍最佳“親密”接觸線路——10號線
根據北京市政府發布的數據,2017年北京地鐵的客運量實際達到了37.8億人次。
在龐大的日客運量里,各條地鐵線貢獻的運量也是不一樣的。10號線,大興線-4號線和1號線充當了北京地鐵絕對的運量擔當。
10號線日均客運量達到了184萬人次,足足超過了第二名大興線-4號線60萬人次。作為包圍了北京市中心的最大環線,它貫穿海淀區、朝陽區、豐臺區三個行政區,連接中關村、學院路、奧林匹克公園、燕莎、公主墳等商圈,所經過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運量龐大的必然性。

▍最遙遠的距離,來自5號線的“走走停停”
要實現“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的狀態不一定要辭職,北京地鐵就可以輕松幫你實現。

2016年以前,地鐵故障情況較為嚴峻。2015的故障數由2014年的73例激增至181例,5號線故障站點遍及全線,看起來就像一條堵塞滯緩的動脈,其中“和平里北街”和“宋家莊”這兩站曾一度充當了5號線動脈里最大的兩處血栓。
原本就運量巨大、擁擠不堪的線路上因故出現延誤,無疑會給通勤的上班族們會心一擊,那么哪些線路上的乘客最容易“中槍”呢?

如果你是5號線的乘客,想必你已經鍛煉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佛性面對每三周就會遇到一次的地鐵故障。加上之前的擁擠指數8.9,至此,5號線乘客的地鐵鬧心指數為18.9。
減少運行故障,也是北京地鐵致力改善的一個問題。為了更好地對癥下藥,必然要弄清楚,哪些故障類型是要解決的重點。
數據顯示,在近五年里,最頻發的故障是信號故障,在405起故障數里,該類故障占據了198起。

以10號線為例,當它發生信號系統電源故障時,可能是非設備集中站信號故障(例如UPS逆變器損壞)、設備集中站信號故障(例如UPS斷電)、信號系統外電源異常波動等原因所致。
因此,對于乘客抱怨“信號故障”這一解釋太籠統的情況,地鐵工作人員表示也很無奈:“信號故障”真的不是敷衍公眾的說辭,而是由于其內在原因太過復雜,因此只能用“信號故障”來指代這一類型的故障。
如果說由于地鐵網絡結構精密、自然環境復雜而產生的信號故障難以避免,那么人為因素產生的故障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
從“北京地鐵”微博數據里我們發現,“乘客進入軌道”這一地鐵故障數高達52起。在這52起案例里,除了極少數乘客是由于暈厥等原因不小心掉入軌道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是以輕生為目的進入的軌道。由于1、2號線在2017年之前都沒有安裝安全門,它們也因此成為了輕生者跳站臺時的首選線路。
針對“跳軌”的因素來看,建立屏蔽門似乎是避免悲劇發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1、2號線建立時間較早,其配套設施的現代化程度不高,導致土建安裝基礎、停車精準程度以及和屏蔽門和車門聯動的狀況都成了安裝屏蔽門的“攔路虎”。
在克服萬難之后,2號線和1號線的安全門終于先后在2017年8月和9月實現了全覆蓋。實現了安全門防護之后,截至發稿前,1、2號線上乘客跳軌輕生或者意外跌入軌道的案例為0。珍愛生命,保護地鐵。地鐵都擠得上的勇士,還怕勇敢地面對生活嗎?
▍爬過最難的山峰,是5號線的早晚高峰
你是不是感覺老在早高峰(7:00-9:00)和晚高峰(17:00-19:00)出行時碰上故障呢?數據告訴我們,這不是感覺,這就是事實。

北京地鐵運營公司設備部部長顧慶宜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大客流是故障發生的決定因素。客流量加大使得車輛使用頻次加大,車輛磨損和損耗增加,故障頻率也自然會增加。從圖中可觀察到,各線路的故障也大多發生在早晚高峰。
在早晚高峰時間段里,5號線的故障次數占了很大比例,這也意味著,沿5號線通勤的上班族們很可能遇到“上班遲到,回家很晚”的雙延誤狀況。住在立水橋的你,上班時座位可能已經被天通苑居民占據了,如果再碰上一場早高峰地鐵故障,就完美體驗了5號線的日常。
▍別忘了還有換乘線路
看到這里,你以為搭地鐵比慘的王者就誕生在10號線和5號線的乘客之間嗎?
No, No, No。
畢竟,還有一種你想逃也逃不掉的情況叫“換乘”。如果你需要換乘,不敢保證你的“悲劇指數”會呈現什么形式的變化。
在只討論單程和換乘一次的情況下,悲劇指數最高的情境是:早晚高峰從5號線換乘10號線,或者是10號線換乘5號線。這兩種情境下計算出來的“悲劇指數”為47.9。
也就是說,如果你住在天通苑,需要在早高峰時段趕往國貿上班,你不僅會感受到全北京最洶涌的人潮,還會最頻繁地遇上地鐵故障。

參考文獻:
[1]張昊.地鐵運營事故統計及事故致因機理分析[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6.
[2]劉珜. 北京地鐵故障率每周一次:信號系統繁復[N]. 北京青年報.2014.
[3]李金海.北京軌道交通線網客流特征分析[R].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8.
[4]張偉.北京地鐵10號線信號系統電源故障分析與整治[J]. 鐵道通信信號. 2017.
[5]阮巍, 周永, 章斌. 從南兆路車輛段的設計看國內地鐵車輛段建設的發展趨勢[J]. 鐵道標準設計, 2014, (4): 99-104.
[6]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2018) World Metro Figures 2018 [R]. Brussels, Belgium
作者|姜柳
數據清理|姜柳 董美 楊睿賢
設計|何笠 董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