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創作的百萬字小說能打敗網文大神嗎?
AI能夠替代網文寫手嗎?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峰認為,這將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近日,王峰帶領的團隊發布了一篇使用國產大模型創作的百萬字人工智能玄幻小說。王峰團隊在研究網絡文學作品情節結構的基礎上,測試了大量提示詞和不同國產大模型,最后構建出一套玄幻小說提示詞。這些提示詞被投入到大模型中,批量生成內容,后期在人工介入的基礎上形成整體線索連貫的長篇網絡小說——《天命使徒》。

王峰團隊使用國產大模型創作的百萬字AI小說《天命使徒》的引子。受訪者提供
“這部百萬字的AI小說僅耗時一個半月,而一個勤奮的網絡寫手想要寫出相同體量的小說往往需要一年。”王峰說,目前AI創作網文的最大優勢是快,在短時間內成稿。
而之所以選擇玄幻小說來進行AI創作,是因為王峰認為,網文小說具有一定的套路,屬于AI比較擅長模仿的領域。王峰帶領的團隊就拆解了當前流行的網文寫作套路,比如每部玄幻小說都包含開端、矛盾、高潮等部分,而開端又可以被拆解出若干情節,其中又囊括了動力源、受損方等。這些套路會被轉換成提示詞,投入到大模型中,王峰團隊從而能得到更適合的網文內容。

王峰團隊的提示詞參考寫法。受訪者提供
在實踐過程中,王峰注意到AI創作的難點并不是創造力,而是上下文連貫性,“對于人工智能來講,人類所謂的創造力概念對它或許并不適用,AI能寫出具有想象力的詩歌,但卻難以創造出一部長篇小說”。
王峰坦言,目前這部小說仍處于網絡小說的下游水平,盡管這部小說從局部情節上看起來有一定文學性,但這些片段最終能拼接成一個完整且不冗余的故事,依然需要依靠人工。此外,AI在處理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情感表達時,也需要人工進行大量的修訂和潤色。
王峰舉例說, 目前在生成長篇小說時,AI每次只能輸出不到700字的內容,而隨著生成次數的增多,AI往往容易出現“幻覺”“斷片”等現象,比如AI有時會突然引入一個全新的角色,而這個角色在之前的文本中從未被提及;或者是AI會逐漸忘記此前的小說背景,情節開始混亂;或者是會出現冗余、重復的描述方式;又或者是一定會附帶一個光明的結尾。

AI創作的冗余、重復描述。受訪者提供
盡管AI創作的網文小說仍有種種缺點,但王峰認為,AI替代網文寫手的未來已經不遠,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幾年內,AI將能夠創作出達到中等水平的網絡文學作品。
實際上,早在2021年,王峰就注意到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成熟,讓他開始想嘗試用AI創作文學作品。當時他就邀請計算機、數學、語言學等多領域的專家,召開“文學計算”會議,共同商討如何用計算機來創作網絡文學作品。
而ChatGPT和國產大模型的推出和迭代,讓王峰一度認為他們此前的功夫都白費了。但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和實驗,他們認識到,雖然AI技術已取得顯著進步,但其創作能力還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長篇小說的連貫性和深度上存在不足。
當談及下一步的目標時,王峰表示,他帶領的團隊將繼續完善他們的AI創作框架,訓練出本地部署的小模型,在未來打造一個能夠產生高質量網文作品的智能寫作平臺,使得創作者只要輸入作品設想,平臺向AI自動提問并產出連貫的小說情節。
人機共創的高質量小說,或許已經在路上。
在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公眾號后臺回復“天命使徒”可獲得上文提及的AI玄幻小說全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