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盲文版結婚誓詞,為何溫暖人心?
近日,一對特別的結婚登記引發了全網點贊。原來,這對新人均為視障人士,張女士為視力殘疾一級,王先生為視力殘疾二級。生活中,他們只能摸讀盲文或者閱讀大號文字。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為他們提供了盲文版、大字版結婚登記告知單、結婚誓言,全程無障礙地為他們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有網友留言稱,“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溫暖”。
人們感到溫暖的,是見證了一對新人步入婚姻的幸福瞬間,更是這背后對殘障人士充滿溫情和人性化的服務。要知道,對于普通人來說簡單不過的閱讀結婚登記告知單、誦讀結婚誓言等事項,對于視障人士來說,想要獨立完成并不容易。盲文版、大字版文本,精準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讓殘障人士可以和普通人一樣順暢地走完流程。在結婚這一人生的重要時刻,遇到這樣貼心暖心的公共服務,足以讓人銘記一生。

3月12日,新人張女士和王先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進行結婚宣誓。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悉,這是全國首次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格式版結婚登記告知單、結婚誓言。但顯然,這僅僅是個個案和開始,更多的變化已在發生,今后將有更多殘疾人士享受到類似公共服務。
今年兩會上,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亮相,它是為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視障人士王永澄提供的。王永澄在18歲時因意外事故雙目失明,但他克服重重困難,一步步成為盲人醫療按摩師,并免費培養盲人按摩師6000多人,帶動更多盲人走上自立之路。指尖劃過起伏的盲文,王永澄更感到人大代表履職的責任與擔當。而這份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的制作,得益于全國人大會議秘書處首次設立的盲文翻譯小組。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用手指觸摸閱讀盲文版大會文件。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人大代表履職和婚姻登記,一“公”一“私”,共同印證了我國殘疾人權益保障事業的進步。近些年來,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公共場所和生活中無障礙環境建設顯著提升,全社會扶殘助殘的氛圍日益濃厚,殘疾人無障礙學習、工作、生活越來越成為日常,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變化。而去年9月1日起施行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更為殘疾人權益保障按下了快進鍵。

2018年3月,銀川舉辦殘疾人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圖片來源:新華網
值得一提的是,從盲人版的結婚誓詞,到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這些針對殘疾人士的公共服務是“軟性”的,它們雖不像無障礙通道這樣的硬件設施,但既然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意味著種種公共服務并非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選項。相關規定是必須要落實到位的工作、必須要完成的目標,相關部門負有相應的法律責任。
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其中視力殘疾人有1700多萬。長期以來,殘疾人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身殘志堅、憑借頑強毅力和聰明才智走出精彩人生的優秀人物。讓每一名殘疾人更便利地學習、工作、生活、出行、參與公共生活,為他們提供更平等、寬松、多元的機會和舞臺,全社會仍要繼續努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