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昌河鈴木”掛牌倆月無人接盤,說好的寶能“救場”呢?
今年9月4日,經北汽集團批復同意,昌河汽車正式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江西志騁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江西志騁汽車,原昌河鈴木)70%的股權,轉讓底價為10.5億元。然而,兩個月過去了,接手者至今仍未浮出水面。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至11月9日,“江西志騁汽車70%股權”的掛牌轉讓到期,“志騁汽車現在屬于延期披露期,如果沒有征集到意向受讓方將繼續延期?!北本┊a權交易所的項目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過去五年中,昌河鈴木經歷了歸屬權爭奪、控股權易主等波折。在今年的6月15日,日本鈴木汽車宣布,正式從合資車企昌河鈴木中撤資。原因系該車企近年來銷售不盡人意,未達既定銷量目標。鈴木此前持有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46%的股權。自此,昌河鈴木從一家中日合資車企,變為昌河汽車全資持有的本土汽車企業,并隨后更名為“江西志騁汽車”。由于北汽集團是昌河汽車控股方,持有昌河汽車76.684%的股權,因此,北汽也間接控股了江西志騁汽車。
昌河鈴木成立于1995年,作為中國第一批合資車企,昌河鈴木以生產鈴木品牌微車、轎車、汽車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為主,包括羚羊、北斗星在內的微型車都曾是熱銷車型。在成立20年后,在中國汽車消費升級和昌河鈴木車型老化的矛盾中,曾經歷了輝煌的昌河鈴木陷入市場邊緣。2013年,北汽并購昌河汽車后,就啟動了長達五年的中日股東對昌河鈴木“拯救方案”的博弈。
但2017年,昌河鈴木還是虧損嚴重。公告顯示,2017年營業收入為17.94億元,營業利潤為虧損3.73億元,凈利潤為虧損3.71億元;總資產為13.90億元,總負債卻達到17.90億元。2018年,昌河鈴木業務大幅縮水,截至2018年7月31日,營業收入僅為3.71億元,營業利潤繼續虧損1.48億元,凈利潤為虧損9160.32萬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91%。其中18.75億元的負債中,有5.12億元為昌河鈴木所欠母公司昌河汽車及昌河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西昌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債務。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在5月31日完成注冊更改,昌河鈴木變身為北汽集團間接控股的自主車企后,北汽即宣布,將為其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同時,“獵手”寶能也迅速現身。有媒體透露,寶能已經與昌河攜手,共同為寶能入主昌河鈴木做準備。而寶能的目標正是占到昌河鈴木70%的股權。鈴木5月退出,8月江西志騁汽車就登上國內產權交易預掛牌,北汽集團毫不掩飾其急于為昌河鈴木找到新買家的急迫。
《經濟觀察報》報道,對于昌河鈴木,北汽方面已宣布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據悉,在2019 年6月份之前,昌河鈴木原有車型將允許繼續使用鈴木商標進行銷售。原昌河鈴木擁有景德鎮和九江兩大整車生產基地,以及九江發動機生產基地,具有年產20萬輛的整車和15萬輛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作為嗅覺靈敏的“汽車業負資產收購愛好者”,寶能在卷入昌河鈴木收購案之前,已在2017年12月收購了觀致51%的股權,在剛結束預掛牌的寶沃67%股權轉讓項目中,寶能也被傳為熱門買家。顯然,寶能出手都奔著控股權而去。
有消息稱,寶能主要看中的是昌河鈴木完備的汽車生產資質(包括燃油乘用車和電動車項目核準)和九江工廠。而在海內外收購上經驗并不欠缺的北汽,也并非能夠輕松應對的談判對象,雙方的博弈能否盡快達成結果,目前難以估測。
《車轍》近日發文稱,細捋昌河鈴木的發展脈絡可以看出,產品投放過慢成為了隨后所有問題的開端。而母公司的變化也使得企業發展的問題開始變得復雜化,長安和北汽在這個過程中顯然成為了兩個野蠻人。窺斑見豹,昌河鈴木的現在也可以放大到眼下一片欣欣向榮的合資汽車企業中,一旦中國市場出現飽和,或者說合資雙方出現問題,那么昌河鈴木的現在,就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