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濟日報評騙保案:小漏洞不補,大多數人吃虧
梁睿/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11月22日消息,騙取醫保行為不僅侵蝕了醫保基金根基,污染了社會風氣,也損害了廣大投保人根本利益。因騙保行為而鋃鐺入獄可謂咎由自取,但案件背后暴露出來的漏洞更值得反思。
治病需治根,除了開展專項行動,也需要從根源上防堵漏洞,大幅壓縮騙取醫保的操作空間,提高醫保違規違法成本。
首先,要切斷醫院及其共謀者的利益鏈條。要通過改進醫院的考核體系,讓醫療機構和醫療從業者的收入從目前“多收多賺”轉變為“多省多賺”,引導醫療機構形成主動控費的內生動力。此外,有效實施醫藥分開,為醫療服務制定合理價格,防止醫院虛開處方、亂上檢查套取醫保費用。
其次,要結合智能監控篩查、大數據分析等發現的問題,精準鎖定目標,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可以通過分析基本醫療保險主要支付的住院、門診核心指標,與歷年數據對比,定期分析就醫總人次、總費用、基金支付情況、次均費用等核心指標,及早識別異常支付數據,對違規者加以懲戒,以防“小漏洞不補,大多數人吃虧”。
針對當前社保部門人力不足和管理能力有限等不適應醫保監管要求的短板,可以積極借助市場的力量,在維護社會醫療保險穩定運行的框架下,將基本醫療保險中工作任務繁重、專業化程度高、重復頻率高的綜合監管業務借助具有合法資質的第三方市場主體力量運營,這樣既可有效利用保險公司在風險控制上的專業手段和能力來對醫保報案和支付行為加以監管,又能夠打破醫院和共謀者之間的熟人關系圈,有效防堵騙取醫保漏洞。
(原題為《管理漏洞不補后患無窮》)
責任編輯:李琪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