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腳后跟開裂,小心真菌作怪
俗語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我們的雙腳承載著我們的身體,支撐我們行走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它們不僅承載著我們的重量,更是我們健康生活的基石。然而,在干燥的季節,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腳后跟出現了干裂的情況,這不僅影響美觀,更可能預示著健康問題。

腳后跟開裂的常見原因
1. 皮膚干燥:干燥的季節,空氣濕度降低,皮膚容易失去水分。尤其在冬季,皮質分泌物變少,就會導致腳后跟皮膚粗糙、開裂,甚至會影響血液循環。
2. 物理摩擦:長時間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或者經常進行劇烈運動,都可能導致腳后跟皮膚受到摩擦,形成裂口。
3. 營養不良:缺乏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A、E和B群,可能導致皮膚干燥,進而出現干裂。
4. 皮脂細胞衰老:腳后跟皸裂的情況多發生于中老年群體。對于他們來說,新陳代謝相對較慢,身體表面的皮膚由于長期的磨損很容易出現衰亡。且新的皮膚沒有及時的生長出來,就會導致腳裂的情況。
5. 腳部勞累:經常參加戶外運動或者經常腳部勞累的人大部分都有腳裂。

真菌感染的警示
如果上述原因都不符合,那么就需要警惕是否為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后,腳部常常會有以下跡象:
1.腳部皮膚會出現紅斑、瘙癢、脫屑。
2.皮膚表面出現鱗屑或剝落。
3.嚴重時還可能形成水泡。
4.感染區的邊緣出現發炎或腫脹。
真菌是一種微生物,喜歡棲息在人體潮濕溫暖的環境里,特別是腳部。當真菌入侵我們的皮膚表層,不僅會導致角質層增厚,感染區域的炎癥反應會進一步損害我們的皮膚屏障。長此以往,還可能發展成為慢性感染,將持續危害皮膚健康。

日常預防措施
為了預防由真菌感染的腳后跟干裂的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建議每天溫水泡腳10-15分鐘,水溫在40℃左右為宜,泡腳時可以加入適量白醋,做到軟化角質層和殺菌作用。在洗完后徹底擦干,特別注意擦干腳趾間。
2. 合理選擇鞋襪:穿透氣性好的鞋子和吸濕排汗的棉質襪子,避免長時間穿同一雙鞋。
3. 定期更換鞋墊:鞋墊容易滋生真菌,建議定期更換,保持鞋內清潔。
4. 使用抗真菌產品:在洗澡后,可以使用抗真菌噴霧或藥膏,減少真菌生長的機會。
5. 飲食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全谷類,以增強皮膚的健康。
6. 避免公共場合赤腳: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地方,盡量穿拖鞋,避免直接接觸可能被真菌污染的地面。
通過上述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有效地減少腳后跟開裂的風險,保持雙腳的健康。如果腳后跟開裂情況嚴重或持續不愈,請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