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申”聚兩會|老人會有10年面臨健康挑戰,代表建議推進健康老齡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8.2歲,但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這意味著中國老年人有近10年的時間面臨各種健康挑戰,這些挑戰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功能,也將極大的消耗社會、醫療資源,健康老齡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徑。”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表示。
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范先群關注的話題之一,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年人對于生活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長壽,還要健康地長壽。”對此,范先群建議從多個方面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推進健康老齡化,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范先群。受訪者供圖
他提出,一是要優化老年人精準醫療和健康管理體系。“要持續完善高水平的老年醫療與保健服務體系,一方面可以推進以老年醫學科、老年病學科建設為技術核心的老年病醫院建設,加強老年護理、康復機構建設,鼓勵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將部分公立醫療機構轉型為具有醫護能力的護理、康復專業機構,一方面要開展老年醫學的臨床研究與應用,研究推廣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及多發病共存綜合防治的適宜技術、指南和規范。”
范先群坦言,當前,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尤其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可以為老年人健康管理帶來很多利好。“可以推動建設老年人健康監測與管理的大數據整合與共享機制,構建老年人健康監測與管理大數據云平臺,依托監測大數據云平臺,動態監測和評估老年人主動健康狀態,構建主動健康干預知識圖譜,實現老年人健康風險精準識別和動態健康管理。”
他同時建議,要完善老年人心理-社會健康支持體系。一是有序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鼓勵支持老年人通過延遲退休、續聘返聘、就業創業、人才培養、技術指導等形式發揮作用。二是研究適應老年人特點的志愿服務管理辦法、激勵保障措施,進一步健全規范老年人志愿服務組織,廣泛開展志愿服務行動。三是完善老年人健身場地設施,開展老年人體質狀況調查,加強老年人科學健身指導,引導老年人廣泛參與體育鍛煉,幫助老年人樹立健康生活新理念。推進老年宜居住宅的適老化改造、無障礙建設也很重要,包括公共環境的無障礙建設,以確保老年人出行便捷。
另外,范先群也建議,要加強衰老及相關重大慢病的基礎研究,構建機體衰老與相關重大慢病圖譜,探尋膳食營養、精神情緒、運動、睡眠等主動健康生活方式對于老年人群代謝特征、免疫調控、機體機能等各方面影響。
他還表示,要加強老年醫學學科建設,貫通老年醫學本科、研究生培養和繼續教育,將老年醫學知識納入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同時鼓勵醫療機構打造老年醫學多學科協作團隊,建立老年醫學跨學科綜合診療模式,建立患者為中心實行多病共治的模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