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委員提案|民辦教育如何規范?建議設立民辦幼兒園收費監管平臺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強在介紹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到,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來自教育界的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西省委會副主委、江西省教育廳原一級巡視員劉菊嬌,對此深感認同。今年全國兩會,她也將結合自己對民辦學前教育的觀察和思考,提交一份相關提案,建議設立民辦幼兒園收費監管平臺,進一步規范民辦幼兒園收費行為。
劉菊嬌介紹,近年來,在我國學前教育領域,以公辦為主的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同時伴隨著全國人口出生率下降,不少民辦幼兒園招生人數逐年下降。一些民辦幼兒園受辦園成本影響,辦園意愿下降,虛假宣傳、挪用學費、惡意關停等不規范辦園行為,呈現頻發苗頭。
針對民辦學前教育出現的新情況,2023年8月,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出臺《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其中提到“民辦幼兒園收費應全部繳入經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銀行賬戶,統一管理”。
不過,劉菊嬌注意到,上述規定雖然明確了專用賬戶的合法性,但如何對收費資金進行監督管理,風險預警怎么做,各地做法不同,不少地方尚未建立有效機制。2023年秋季開學期間,一些地方有的民辦幼兒園出現因資金鏈斷裂關停,導致家長退費困難、幼兒無園可上的現象,不僅侵害廣大幼兒家長切身利益,也損害了民辦學前教育的整體形象。
為此,劉菊嬌在提案中建議,可以借鑒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做法,在各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民辦幼兒園收費監管平臺,加強民辦幼兒園收費監管。
她建議,一要堅持“全納”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類民辦幼兒園均應在注冊地所在縣(市、區)自主選擇一家具備第三方托管條件的銀行,開立唯一的資金托管專用賬戶,并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實行指定銀行、專用賬戶、專款管理。收費賬戶應向社會公開,幼兒園收取的保教費、餐費或其他服務性收費均納入管理,由銀行對其賬戶進行監管。分園也應開立唯一專用賬戶,實行“一址一證一戶”。
二要強化底線監管。屬地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幼兒園的辦園規模、幼兒數量、教職工數量等,對專用賬戶設置最低余額(不低于1個月正常辦園支出),作為辦園風險保證金。為充分保障幼兒園舉辦者的辦園積極性,收費資金以學期為單位,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幼兒園可按月提取一定額度資金支付辦園成本,確保資金余額足以保障家長及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要加強風險預警。教育行政、金融管理等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研判風險情況,最大限度做好風險防控,并根據風險程度,向社會發布風險預警,督促幼兒園舉辦者及時補充辦園資金,規范辦園行為;若不能繼續辦園,及時依法啟動終止辦園程序,做好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
四要發揮監管合力。各地應明確教育、地方金融監管、人民銀行、銀保監、稅務、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各自職責,將幼兒園收費監管納入對幼兒園辦園行為的日常監管、專項檢查、年審年檢和教育督導范圍,形成監管合力,創造一個有利于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