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委員提案|葉正波:推動長三角在科技現代化上“先行探路”
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區域之一的長三角,有條件也最應該在科技現代化上“先行探路”——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主委葉正波提交關于以長三角科創現代化為主攻方向,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引擎的建議。

葉正波委員
長三角地區科技資源密集,匯聚了8所“雙一流”A類高校和350余位兩院院士,占全國的比例分別達22%和20%,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3在長三角建立研發中心。“綜合來看,長三角有條件也最應該在科技現代化上‘先行探路’,在統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上‘引領示范’,在轉化新質生產力、塑造全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獲得國際競爭新優勢上‘輻射帶動’。”葉正波表示,但從問題導向看,長三角仍存在著科技成果原創性突破性不夠高、跨區域有組織的科創協同攻關機制不完善、科技與產業對接不通暢、創新鏈產業鏈融合難深化等問題。
他建議更好地培育、孵化適應新一代創新規律的高能級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主體。統籌科技與產業創新的主體關鍵是企業,解決產業鏈與創新鏈脫節的鑰匙也在企業,以往“高校做創新,企業做產品”的機制大概率會導致兩鏈脫節、科產不暢。進入數字時代,數據是創新的“石油”,數據的集大成者則是“平臺企業”,應支持數字平臺企業創新發展,由平臺企業帶動、孵化周邊企業創新,形成聯合體。
創新之難在高風險。葉正波建議更好地構建、發展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風險市場。大力發展政府科創與產業引導基金,通過發展股權投資、VC/PE等直接融資市場,為分散創新風險、激勵企業創新提供金融條件。
風險是創新的第一關,第二關則是科創條件。葉正波表示,應更好地改革、創建兼容自由度與協同攻關性的中國特色科創軟硬生態。長三角應加快建設面向航空航天、6G網絡、生物科技等前沿技術的重大科技裝置,低成本向社會、企業開放。針對“卡脖子”技術,應構建更有力的科創協同攻關模式,匯聚資源,有組織地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此外,要倡導高水平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對話,構建全球一流、無差異的國際科技人才吸引、交流、生活與工作生態,和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人才集聚區和合作高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