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海油再創歷史新高,“三桶油”齊漲背后對A股有什么影響?

“三桶油”繼續上漲,中國海油繼續創出歷史新高,總市值達到1.28萬億。從3月4日的盤面分析,上證指數漲了12.29點,“三桶油”貢獻了接近10個點,意味著滬指的上漲,有一部分是由“三桶油”帶動的。
“三桶油”齊漲背后,已經不是短暫的上漲。把分析周期拉長至年線級別,截至3月4日,今年以來中國海油上漲了28.61%、中國石油上漲了29.18%、中國石化上漲了13.62%,從A股總市值排名來看,中國石油與中國海油已經進入A股總市值前十的位置,中國石化的總市值也攀升至7567億元,“三桶油”總市值已經超過了3.7萬億。
在“三桶油”大幅拉升的背后,一方面與國際油價穩中有升的因素有關,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漲了11%,油價運行重心有逐漸抬高的跡象;另一方面來自“中字頭”股票的估值修復需求,同時考慮到“中字頭”占比市場權重比較高,自2635點反彈以來,“中字頭”股票起到了很好的護盤影響。
“三桶油”也是“中字頭”股票的杰出代表,考慮到它們的市值規模、估值優勢,更容易成為大資金護盤的對象。其中,中國海油憑借著低估值、高股息以及強勁基本面的優勢,在“三桶油”中表現得最亮眼,從上市之初到現在,中國海油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100%,但大漲之后的中國海油,動態市盈率依然只有不到10倍的水平。
低估值、高股息以及市值規模較大,成為這一輪上漲行情領漲股票的主要特征。在市場處于極度低迷的背景下,大資金啟動了這些藍籌股,并在它們股價持續拉升的過程中,成功帶動了市場指數的上漲,護盤效果非常明顯。
但是,在大盤股護盤市場指數的背后,也會存在一些隱患現象。
例如,在市場指數拉升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下跌股票數量大于上漲數量”的現象,不少投資者處于“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狀態。
以3月4日為例,在市場指數上漲0.41%的背景下,滬深市場下跌股票數量超過3000家,上漲股票數量卻明顯少于下跌股票數量,這個現象背后反映出市場指數的相對失真。
例如,權重股大幅拉升,并未將賺錢效應延伸至其他行業板塊,從而造成市場賺錢效應的局限性。
此外,大藍籌股票的上漲,很大程度上依靠資金面的推動,在股市日均成交量保持萬億以上水平的情況下,可以支撐大盤藍籌股的上漲。但是,當市場日均成交量再次回落至萬億以下的量能水平時,大盤藍籌股可能會面臨高位震蕩的風險,對市場指數反而起到了拖累的影響。
本來A股市場不缺乏資金,但因股市賺錢效應并未快速延伸,只是局限于部分藍籌股的上漲,所以市場投資信心也未能夠得到快速提振,場外增量資金流入速度反而顯得比較緩慢。A股市場需要快速擴散賺錢效應,并形成板塊輪動的效應,這樣才能夠快速提升市場投資信心,加快場外增量資金的進場步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