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申”聚兩會|大城市居住成本高?委員建議適當為青年提供短期免費住宿
在大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約70%靠租房解決居住問題,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區位不便,區位比較好的租金又比較貴,“高成本”“硬支出”成為青年不可回避的負擔。
根據此類問題,在2024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書記上官劍提交了一份《關于用心用情用力解決青年安居問題的提案》。他認為,打造讓年輕人近悅遠來的城市,需要切實幫助青年解決現實困難,緩解他們的后顧之憂。特別是人口流入多的城市,較高的居住成本成為影響青年融入城市的痛點,解決青年安居問題是各地黨委政府的職責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他提到,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解決青年人、新市民在城市的安居工作,在多個城市開展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工作,探索出了不少寶貴經驗。例如,上海市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為包括周邊開發區、園區企業青年在內的勞動者提供多層次租賃服務。
不過,上述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給中占比偏低,與青年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租賃住房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特別是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與青年人支付能力、居住需求相匹配的房源整體供不應求。二是較高居住成本增加青年負擔。調研顯示,城市青年租房費用約占收入的21%-36%,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青年居住成本相對更高。
同時,青年的租房環境不穩定,可能面臨房租隨時上漲、房東違約成本較低等情況,因此普遍期待長期穩定的居住房源。此外,當代青年期盼更好的住房品質,對住房面積結構、周邊環境、區位地段、通勤便利、社區氛圍等方面的重視程度都明顯提升,眾多青年希望擁有的不只是一處住所,更渴望在這里找到“家”的感覺。
對此,上官劍建議,要進一步盤活土地和房屋存量,鼓勵符合條件的公房小區、園區住房等改造成適合年輕人居住的租賃房源,提高房屋使用效率,為青年提供更多適合的住房選擇。針對青年異地就業、跨區實習等求職短租需求,推廣“青年驛站”模式,強化政策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挖掘地方潛能,加大公益租賃房源籌集力度,鼓勵各地打造一站式申請端口,為符合條件的青年提供短期(7-14天)過渡性免費住宿服務,打通融入城市的“最初一公里”,讓更多初來乍到的青年感受到城市溫度。
他還提到,面向青年人特別是城市建設和基礎公共服務行業一線建設者、管理者以及各類青年人才,要加快構建“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階梯式租賃住房供應體系,通過發展小戶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緩解青年支出壓力。上海2023年籌措首批“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1.1萬張,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有效應對了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推廣力度。同時,建議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等各類主體以資金補貼、職工宿舍、對接房源等形式幫助青年緩解住房壓力,并進一步探索優化公積金提取政策,鼓勵更多金融機構推出適合青年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青年租房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針對租賃市場的不規范行為和由于價格無序頻繁變動帶來的利益糾紛,上官劍還建議鼓勵專業機構開展房屋租金評估,指導規范租房合同條款,建立租金上漲預先協商機制,更好平衡房屋出租人和租客的利益;優化青年保障性住房的空間布局,促進產、城、人融合發展,在就業集中、交通便捷的區域加大房源供給,降低青年通勤時間;同時,在青年居住較為集中的區域開辟青年公共活動空間,以需求為導向,有機嵌入學習培訓、交友聯誼、就業創業等社區服務,增強青年對社區的歸屬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