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黃格鋒:騁目游心入畫理丨私享藝術

騁目游心入畫理
中國繪畫及其藝術精神源遠流長,亙古而更新。從筆墨紙硯的工具材料,筆墨運幄的章法氣度,到畫理、審美境界等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體系及文化個性。代代承續的中國繪畫藝術具有自身的“工夫”系統,中國繪畫的“工夫”集實踐智慧、技藝與精神境界為一體,是形而上下的合一。
國鋒專注中國畫創作與理論研究,他本科畢業于清華美院繪畫系中國畫專業,碩士階段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深研中國畫傳統,此后重返清華美院繪畫系攻讀博士學位。讀博期間,他的繪畫創作噴涌而出,繪畫沖動一發不可收,在讀期間他兩次舉辦個展,多次參加群展。他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靈動雋秀,一股活潑潑的山林氣。尤其可貴的是,在讀期間他如饑似渴地投入清華的人文課堂,研習易經、老莊思想、宋明理學、王陽明心學、近現代思想史——他在中國古老的哲學和人文思想中尋覓繪畫的活水源頭。入學后不久,他就提出了自己博士研究的課題與方向,以“工夫論”哲學思想觀照中國繪畫的藝術思維與實踐。對他來講,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不是命題,而是發自內心的自我尋問與解題。
他在繪畫上深研“古法”,辨識“古意”。在深入傳統的過程中,他對董其昌的“仿古”和王時敏的“趨古”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摆吂拧钡闹袊L畫,不是與古為徒,圖習筆墨程式,陳陳相因,而是在筆墨痕跡中辨識古人懷抱自然的心跡,所謂“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在世時變遷中,自然與生命的體悟是中國繪畫永恒的主題,一輪明月照古今,山川日月是恒久的,而人的生命感受和體悟則是流動變化的,生命氣象幻化萬千。
國鋒通過對中國畫的“工夫”研究,認識到“工夫”與“天然”的關系。得之“天然”的繪畫,正是中國畫精深的“工夫”旨歸,既要面向自然,進入山林之中,又要出于山林之外,渾然天成。石濤說:“以我襟含氣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內,其精神駕馭于山川林木之外,隨筆一落,隨意一發,自成天蒙,處處通情,處處醒透,處處脫塵而生活,自脫天地牢籠之手,歸于自然矣?!庇斡谧匀簧酱ㄖ校绅B我胸中的“真元”氣象,“與元化游”,始得天然。
國鋒將自己的畫作與論文合集出版,是對自己研習中國畫的一次階段性梳理與小結。他勤學敏思,對中國畫的“工夫”體悟良多,這些既體現在他的文思中,更顯見于他的繪畫實踐中。篤行致遠,必有所成,祝賀國鋒!
文/周愛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支部書記
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格鋒(黃國鋒),1992年出生于廣東省河源和平縣。2011-2015年本科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中國畫專業),獲學士學位;2015-2018年研究生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畢業生;2021年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攻讀博士學位。
作品品鑒

春山早見-69x23cm-紙本設色-2021

蒹葭秋水-69x23cm-紙本設色-2021

林泉高致-69x23cm-紙本設色-2021

溪山霽雪-69x23cm-紙本水墨-2021

江上數峰青(劉巨德先生題字)-90x540cm-紙本水墨-2023

秋林幽居-34x139cm-紙本設色-2021

秋山紅樹-仿王鑒山水卷-35x140cm-紙本設色-2022

蒼巖積雨-35x139cm-紙本水墨-2023

古木秋冥-138x69cm-宣紙水墨-2016

蒹葭蒼蒼-70x140cm-紙本設色-2022

山靜太古-48.5x87cm-紙本設色-2023

山野之靈-66x33cm-紙本設色-2023

天涯-66x33cm-紙本設色-2023

原木-70x70cm-紙本設色-2020

盤嶺野松-70x70cm-紙本設色-2021

田園-70x70cm-紙本設色-2021

霞冠-48.5x48.5cm-紙本設色-2023

天地之間-48.5x48.5cm-紙本設色-2023
—— END ——
學術顧問:陰澍雨
學術主持:劉大石
出品人·主編:王成業
特邀編輯:楊公拓 責編:劉慧
展覽策劃丨圖書出版丨媒體傳播丨書畫收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