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申”聚兩會丨陸銘:有人在城市居住20年不能落戶,沒必要用學歷攔人
落戶在加速,但還有哪些障礙呢?3月3日,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啟程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在行前接受記者采訪。
“最近一段時間來看,戶籍制度改革有點讓人意外的加快趨勢,我覺得挺好的?!标戙懻f,“現在,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下的城市,基本上可以實現自由落戶,但我還是希望更快一點?!?/p>
他解釋,沒有城市戶籍的外來人口中,人在大城市的占到一半左右。換言之,這些城市數量雖不多,但是由于在外來人口中的占比仍有一半左右,所以戶籍制度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外來人口沒有本地的城市戶籍,也意味著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會遇到很多問題。
陸銘指出,未來大城市戶籍制度改革可以考慮以下方向:
第一,積分落戶制度。目前設置了配額,積分達標也不能馬上落戶,而是要排隊等配額?!斑@個配額已經在增加了,但可以再解放思想一點,增加再快一點,讓更多的外來人口順利落戶?!?/p>
第二,積分落戶的標準。主要有三個標準:實際居住年限、社保繳納年限、教育水平。他建議取消教育水平指標,從降低比重開始逐步取消。
“道理非常簡單,我們城市發展需要很多教育水平并不高的人群,而這個人群里面,事實上存在大量的人口已經在這個城市里長期穩定就業、居住,甚至很多人是繳納社保的。很多數據顯示,有的人在城市里居住10年,甚至我碰到過居住20年的人,在城里拿不到戶籍,沒有必要了,沒有必要用一個教育水平(學歷)攔他?!标戙懻f。
第三,公共服務均等化。考慮到大城市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如果一夜之間讓所有人都拿到戶籍,并不現實,一定要有漸進過程。會有一些人群暫時拿不到戶籍,但有迫切需要,比如子女教育、公租房、廉租房等。政府能否在公租房、廉租房、子女教育方面,通過增加供應的方式,去覆蓋那些暫時拿不到本地城鎮戶籍、收入并不高、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的人群。
第四,城市之間的積分累積互認。比如,一個人在南京待了3年,在蘇州待了4年,最后落戶到杭州去了,有沒有可能把前面7年的積分帶過來,就是在同等級的大城市之間實現積分的相互轉換和攜帶。
陸銘表示,有些事情已經在做了,但總的來講,還是要“加快速度、降低門檻”,這對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來講是非常緊迫的事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