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年男人最愛的比賽,讓非洲人賺瘋了

在為愛好爭搶入場券的這件事上,中年男人和年輕人悲喜相通了。
刻板印象里,中年男人的愛好大多貫徹一個“靜”字——釣魚一坐一天,喝茶頂多挪一下胳膊,盤串更是動動手指就行。但從去年開始,更愛“節能模式”的他們,只因沒抽中想跑的馬拉松比賽而垂頭喪氣。
中簽一場馬拉松有多難?據報道,熱門的廈門馬拉松、上海馬拉松都是六七個人爭搶一個名額,難度直逼演唱會搶票 [1][2]。好端端的,馬拉松怎么變得這么火了?
中年人找樂子,非洲人賺票子
曾經的馬拉松,還是被人愛搭不理的狀態。
早在 2012 年,全國馬拉松比賽只有 33 場。而有著“國馬”之稱的北京馬拉松,三萬個比賽名額被全部報滿用了足足四天 [3]。
不僅是大家的熱情不夠高漲,彼時辦一場馬拉松難度也比較大——小規模的,要走完當地部門復雜的審批流程;大型的還要額外得到中國田協書面批準 [4]。
好在中國田協在 2015 年取消了馬拉松賽事的審批 [5]。憑借參與門檻低、辦賽規模大,能展示城市風貌三大優點,馬拉松成功擄獲一批城市的青睞,賽事數量在 2016 年暴增至 993 場,較 2015 年增長 641%,并持續上漲至 2019 年 [6]。
上至北上廣深,下至滄州、肇慶等三線小城,都想試一回馬拉松的水 [6][7]。

而馬拉松的“頭號粉絲”,當屬中年男人。《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馬拉松跑者里有近四分之三都是男性,并以 45-49 歲居多 [6]。
為什么平時在家連油瓶倒了都懶得扶的他們,在外成了跑馬的絕對主力?看他們完賽后的朋友圈就知道了:照片里拎著完賽獎牌,笑得青春洋溢,仿佛重回 18 歲的大頭自拍,還有頭戴骨傳導耳機、腳蹬耐克阿迪跑鞋、腕上戴著運動手環,裝備一應俱全的全身照,配文是「自我超越、永不服輸」。
可以說,馬拉松同時滿足了中年男人的三個愿望——寶刀未老、財大氣粗、逃離家庭柴米油鹽。
雖然中年男人跑得不亦樂乎,但到了頒獎環節卻只能“重在參與”。在賽場上拿獎金拿到手軟的,幾乎都是非洲人。
在 2023 年中國熱門的 12 場馬拉松賽事里,只有兩場比賽的冠軍不是非洲人。像上海馬拉松、廈門馬拉松,非洲人甚至直接包圓了男子組前八名 [8][9]。

和“跑一樂”的中年人不一樣,對于不少非洲選手來說,每場千、萬元不等的馬拉松獎金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 [10]。而馬拉松主辦方們也樂意邀請非洲選手來“撐場面” [11]。
長此以往,甚至形成了一條非洲人跑馬的產業鏈——有商業頭腦的中國人看到有利可圖,主動做起馬拉松經紀人,給賽事主辦方和非洲選手“牽線”,一旦運動員獲獎,經紀人就能抽成 10%-15% [11]。
非洲人來中國跑馬“撈金”不難理解,可中國馬拉松辦賽方也如此需要非洲人又是為什么?
馬拉松,城市搖錢樹
其實,城市主辦方選擇和非洲選手“雙向奔赴”的背后,大多是為了提高馬拉松的賽事等級。
在專業跑者眼里,城市風景、特色美食不過是加分項,客觀的賽事等級才是自己報名的核心理由。等級越高,意味著比賽通過了官方檢驗,往往有更好的參賽體驗、更高的參賽價值。
根據世界田徑設立的國際標準,馬拉松賽事評級由低到高分別為標牌、精英標牌、金標與白金標 [12]。
金標和白金標馬拉松賽事,就是段位里的最強王者。但要想評上,參賽運動員的等級絕不能馬虎。
在最新標準中,金標賽事需要金級運動員男女各五名;白金標賽事更嚴苛,得同時有白金級運動員男女各三名、金級運動員男女各四名 [12]。

運動員等級的劃分,主要取決于其在10000米、路跑、馬拉松三類項目中的排名。
我們統計了世界田徑官網排名中符合標準的運動員國籍情況,截至 2024 年 2 月,在金標賽事“剛需”的金級運動員里,非洲人基本占到了達標者的 70% 以上 [13]。
這也就解釋了中國馬拉松主辦方對非洲人的需求:評級“撐場子”要請精英選手,而他們大多本身就都是非洲人。
而比賽一旦獲得了金標身份的認證和加持,后面的好日子也就跟著來了。
一方面,上萬人參與的馬拉松賽事就像一塊巨型的流動廣告牌。想借機宣傳的大型企業,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冠名贊助的大好機會。
比如 2023 年的金標深圳馬拉松,名稱被榮耀冠名,選手參賽服印著李寧,起終點牌上還羅列了中國平安、中國民生銀行等企業的 logo [14]。各類名企出場頻率頗高,宛如校招現場。
另一方面,馬拉松和城市旅游就像是“買一送一”的關系。中國唯二白金標賽事之一的上海馬拉松,在 2019 年時就創造了 4.5 億元的旅游收益 [15]。

不少從外地千里迢迢趕來上海跑馬的參賽者,左手馬拉松參賽手冊,右手吃喝玩樂打卡指南,白天跑馬用雙腳丈量梧桐區,夜晚不忘在外灘和“魔都三件套”合影留念。
即便參賽者是來去匆匆,沒有多余的時間游玩,但異地參賽所必需的車票機票、吃喝住宿,也同樣是一筆大費用。
馬拉松辦賽,含糊不了一點
眼看頭部賽事跑得火熱,不少辦賽方產生了“我上我也行”的錯覺,紛紛躍躍欲試。
其中不乏能力不足的主辦方妄圖“魚目混珠”:由一兩個專業人士拉上幾個大學畢業生,借著馬拉松的東風吸引到贊助,撿漏沒抽中熱門賽事的跑者,于是一場“草臺班子”馬拉松就這樣誕生 [16]。
但偏偏馬拉松是最不適合糊弄的項目。
單看參賽者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就足夠讓不少主辦方“兩眼一黑”。要把年齡橫跨老中青三代,一不小心還能“四世同堂”的幾萬人聚在一起,再組織他們平安無事跑上幾十公里——想做到這些,沒點成熟的辦賽經驗完全是天方夜譚。
更別提在“跑完”之上,還得讓人“跑好”的各項服務了。
根據中國馬拉松賽事評定標準,一場合格的馬拉松從路線、起終點規劃,到選手服務、比賽溫度以及醫療救援都有要求,譬如賽道寬度應在九米以上,最窄不能小于六米寬;飲水補給站要為每名運動員準備至少 250 毫升的水和飲料...... [17]

可能參賽者覺得這些標準只是“基礎款”。但對于要服務上萬人,還不能出紕漏的主辦方來說就是巨大的考驗。
在跑馬人的吐槽里,跑不開的窄路、看不見的補給、擠不完的隊伍,堪稱他們的三大噩夢。
再離譜一點的草臺班子辦賽,更是上升到了行為藝術的地步。比如在不完全封路的馬拉松里,體驗和騎車的大爺大媽并肩共行,跑著跑著還得等個紅燈過馬路。

此外,不少馬拉松的線路穿主城區而過,一旦主辦方沒做好通知,必經之路慘遭封鎖的居民也會跟著遭殃:遲到的、繞路的、一出門發現家門口被圍了的崩潰市民比比皆是。
如果說通過一場馬拉松認識一座城的被叫做“城市名片”,那么一場馬拉松堵死一座城的,只能是“城市血栓”。
而受傷最重的,當屬“跑癮”最大的中年男人們,好比賽抽不中,爛比賽活受罪,難得被喚起了熱情,結果迎面而來的是一盆盆冷水。不禁想問自己一句:“下次還跑嗎?”
參考資料
[1] 鄭麗金. (2023). 2023廈門馬拉松賽抽簽結果揭曉. 東南網.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xm.fjsen.com/2023-03/03/content_31261509.htm.
[2] 上海體育. (2023). 申愛相擁 卓越共進 2023上海馬拉松本周日鳴槍起跑.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tyj.sh.gov.cn/gzdt2/20231127/63f1b898f96d4e3297a573d66fb49421.html.
[3] 北京馬拉松組委會. (2012). 2012北京現代北京馬拉松4天報滿三萬人. 北京馬拉松賽事官方網站.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www.beijing-marathon.com/html/page-11660.html.
[4] 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 (2014). 中國田協頒布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管理辦法.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olympic.cn/news/olympic_comm/2014/0418/29263.html.
[5] 劉瀟鍇, & 梁媛. (2021). 賽事審批制度取消背景下我國體育賽事治理政策分析. 社會科學前沿, 10, 2060.
[6] 中國田徑協會. (2020).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
[7] 中國馬拉松官方網站. (2024). 賽事. Retrieved 1 March 2024 from https://www.runchina.org.cn/#/race/race-list?more=1.
[8] 上馬網. (2023). 2023上海馬拉松前20名成績公示.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www.shang-ma.com/#/allnoticeDetail/2956.
[9] 廈門馬拉松. (2023). 2023建發廈門馬拉松賽名次獎獲獎名單.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www.xmim.org/information/detail/1666251521380028417.
[10] 鄭林. (2017). 中國馬拉松的非洲淘金客. 北京青年報.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epaper.ynet.com/html/2017-11/30/content_271159.htm?div=-1.
[11] 馬作宇. (2016). “非洲兄弟”快不夠用了!他們對一場中國馬拉松有多重要?. 澎湃新聞.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www.kxwhcb.com/newsDetail_forward_1470979.
[12] WORLD ATHLETICS. (2022). LABEL ROAD RACES REGULATIONS.
[13] WORLD ATHLETICS. (2024). World Rankings.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worldathletics.org/world-rankings/marathon/men?regionType=world&page=1&rankDate=2024-02-18&limitByCountry=0.
[14] 深圳馬拉松. (2023). 榮耀·2023深圳馬拉松收官: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Retrieved 1 March 2024 from http://shenzhenmarathon.org.cn/subject.html?topicId=6990423356675002&detailId=7555456436301239&type=notice.
[15] 上海體育. (2021). 2019年上海市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
[16] 王浩明, 吉哲鵬, 王陽, &朱翃. (2021). 5年增長30多倍!“一路狂奔”的馬拉松賽亂象透視. 新華網.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5/24/c_1127486469.htm.
[17] 中國田徑協會官方網站. (2020). 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及相關運動年度等級賽事和特色賽事評定辦法.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24 from https://www.athletics.org.cn/bulletin/hygd/mls/2020/0916/358319.htm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