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已有1155人捐獻器官,使3300余位器官衰竭患者獲新生
2024年3月1日,是上海市第22個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紀念日。為期一月的以“生命在奉獻中延續”為主題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緬懷活動當日在上海福壽園拉開帷幕。

為期一月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緬懷活動在上海福壽園拉開帷幕。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紅十字會 供圖
上海市紅十字會透露,1982年,上海率先在全國開展了遺體捐獻工作。2001年,上海頒布實施全國第一部有關“遺體捐獻”的地方性法規,《上海市遺體捐獻條例》正式實施。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上海市遺體捐獻者紀念園、確立了“遺體捐獻紀念日”、開設了“紅十字遺體捐獻網上紀念館”等。截止到2023年底,全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累計近7萬人,捐獻實現累計1.7萬例。
與此同時,2010年,上海作為全國11個首批試點省市之一,開始籌劃器官捐獻工作。2012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市紅十字會正式聯合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2013年上海誕生了第一例器官捐獻者,2022年突破1000例。截至目前,上海人體器官捐獻登記人數已突破13萬人,累計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55人,使3300余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他們的無私奉獻讓生命綻放出新的光輝。

現場緬懷活動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辦公室主任陳國慶,也是一名元老級協調員。他表示,目前國內器官移植供需存在較大缺口,2023年全國共有約16萬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移植,同期開展器官移植手術近2.4萬例,供需比例約為1:6.7,可以說“沒有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就沒有生命的重生”。
上海市紅十字會方面表示,像陳國慶這樣的協調員們如同“生命擺渡人”,他們每天面對死亡,面對家屬,面對苛責,連起生命的兩端,義無反顧地走在一條艱難而偉大的道路上。
陳國慶呼吁,全社會對于器官捐獻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宣傳,期待更多人能夠認識接納捐獻的理念,傳播生命的向陽、向善、向愛的希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