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安三萬里》制片人宋依依:探索傳統文化的動畫工業表達
2024年央視春晚和元宵節晚會的分會場,都出現了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中的李白,灑脫豪邁的唐代詩人借助動畫AR穿越到古都西安與今人同誦詩文的場景,再次引發人們對于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春節期間,西安、洛陽等地也開展了多項與古詩有關的文旅項目。圍繞傳統文化的動畫工業表達、中國動畫工業發展等問題,近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春訪問了《長安三萬里》制片人宋依依。

2024年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
【對話】
上映版就是團隊認定最好的版本
劉春:《長安三萬里》是追光動畫成立十年之際推出的第八部動畫長片,影片得到廣泛關注,也獲得了多項榮譽,可以說這部動畫片已經達到了“出圈”效果。請你簡單介紹一下電影的創作情況。你是在內容創意階段還是具體執行階段介入的,主要負責哪些方面?在此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又是如何突破的?
宋依依:非常感謝大家對《長安三萬里》的認可。我是從電影立項就跟著這個項目的。整部片子從創意到劇本完成、動畫制作完成、直到宣發上映,一共是三年時間,前期調研和籌備大概有一年多。
《長安三萬里》和其他項目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題材的創新,相應地,創作過程也會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它是我們所有項目里買書最多的一個。創作早期,我和導演、還有總監們有一個書單,盡可能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還組織了讀書分享會。我們找了專業的禮儀指導進行禮儀培訓。主創們一起去了西安、松州古城、潼關等多個地方實地采風。當你切身處在真實的地理環境,才會對史料上記載的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還有,這部電影可能是我們做過的角色版本數最多的一個項目。比如,高適從八歲一直到六十多歲去世,中間涉及差不多二十五個不同時間段的高適的人物版本,李白的人物版本差不多有也有十五個。這對動畫電影來說是非常多了。

《長安三萬里》主創人員合影
劉春:請你簡單介紹一下追光的動畫制作流程。另外,劇本創作和模型、合成、特效、燈光等工作全部都是追光自己完成,還是會請一些外包團隊,大概占比多少?
宋依依:簡單來說,我們大部分的制作包括前期的創作都是由內部團隊完成的,會有一些外包,但是占比非常少,可能也就百分之五到十的比率,或者更低。
說到我們的制作流程,大概制作環節會分為十四五個。我們在有第一版的故事板之后,就會制定一個很詳細的制片層面的計劃。而這個計劃也依附于制作流程,依附于我們每個環節的產能和假定來制作。
從制片計劃上,動畫電影可能與真人電影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我們會把計劃做得盡可能詳盡,會在開始正式進入中期制作之前,就把所有的工作計劃精確到天。比如哪天上映、什么時間點完成哪一場戲或者哪一個鏡頭,都會有一個相對比較細致的制片計劃。
劉春:如果現在回顧整個項目創作,你覺得還有哪些遺憾,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堅持?
宋依依:遺憾肯定是非常多的,電影本來就是遺憾的藝術,之前我和導演其實也聊過這個問題,在我們內心肯定有很多遺憾。但就目前呈現來講,上映的版本就是我們團隊所有人認定的最好、最完美的版本。堅持的話,我覺得還是不要忘記創作的初心吧。雖然現在《長安三萬里》獲得了很多好評,也有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我們還都是創作者,最終還是要回到創作中去。現在這個階段,導演和我都已經進入了新項目的創作——我覺得這才是我們認為最快樂的事情。

《長安三萬里》導演謝君偉、鄒靖,制片人宋依依工作照。
劉春:《白蛇:緣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已在美國網飛(Netflix)上線,《長安三萬里》有在海外院線上映或互聯網平臺播出嗎?這部影片的海外推廣情況如何?
宋依依:這方面我們肯定會特別重視,也在努力去做。追光所有的項目,我們都會做海外的發行上映。目前《長安三萬里》在中國香港、北美都有上映過,其他地方我們也在溝通和接洽中。
我們還是希望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有更多走出去的機會,所以也會很認真地去對待這件事情,比如現在的英文的字幕就推敲了很多個版本,這可能也是我們追光所有項目里邊英文字幕校對版本最多的一個。我覺得它在海外還是會有很多機會的。
劉春:追光作為成立只有短短十年的民營動畫企業,應該說成長速度非常迅速。請問追光動畫如何界定出品影片的市場定位,比如受眾、主旨、風格等。公司成立以來,創作策略有過調整嗎?如果有,具體依據是什么。
宋依依:追光從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國團隊為中國觀眾講述中國故事,這個創作理念是我們從來沒有改變過的,雖然早期幾部作品是合家歡的方向,后來就又調整為年輕向了。現在的《長安三萬里》從規劃上,可能算是著重考慮青年觀眾,同時兼顧合家歡需求,但總的來說,還是秉承公司創作理念,堅持做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其次,雖然大家都知道追光一直在借助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像“長安”這種中國歷史題材來講故事,但我們同時也在觀察現在的年輕人,會結合當代觀眾所關心的事情和年輕人的心理去創作。我覺得這兩者的結合非常重要。

制片人宋依依代表團隊領取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劉春:我也注意追光動畫會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會從不同層面對時代文化,尤其是青年觀眾關注的熱點現象、文化心理做出有效回應。請問基于你的觀察,當前國產動畫片和日本、好萊塢的優秀動畫電影相比,有哪些方面的優勢,又有哪些不足?
宋依依:我覺得,現在的國產動畫電影,很難再把它跟日本和好萊塢的動畫放在一塊兒去比較,因為它現在已經形成了很明確的中國動畫電影風格。當然了,日本和好萊塢都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動畫電影,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在視覺風格、敘事上都有非常多的不同。
我覺得對于中國市場,中國動畫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在講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和中國人關心的故事。如果說有哪些不足呢,我覺得可能在技術層面還不夠成熟,同等技術難度的東西,也許我們的制作效率不會非常高,對于新技術的開發能力可能也沒有國外那么先進,但我覺得這個差距并不影響我們去做好的片子和創作好的題材。
同時,我們也在對技術做很深層的研究和探索。動畫電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這兩者是不太能分割的。動畫電影就是一個從零到有的創作過程,每一位制作者都非常重要,技術的精進也會為我們打開更多想象的大門。現在的中國觀眾已經有他們自己的喜好。我覺得這一點從行業來講,非常讓人高興,放到十年前,大家可能很難想到會有今天這樣好的局面。
中國動畫市場的產能,還有更大上升空間
劉春:那么追光的動畫制作操作系統有什么獨到之處嗎?面對人工智能、VR等技術挑戰,追光有什么技術方面的前瞻布局嗎?
宋依依:追光動畫的制作流程和制作體系確實是我們能實現產出的基礎。就國內來講,像追光這樣工業化生產的公司非常少,甚至可以說屈指可數。這是追光比較獨特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夠保證追光一年一部的產量,而且非常穩定。
其次,從技術前瞻性來說,我們現在有自己的研發部門,同時也會去開發專門提供給制作使用的云平臺系統,希望能夠有自己的CG管理軟件;公司也會考慮未來的技術布局。我們現在做動畫電影所使用的軟件大部分都是依附于美國,比如說像瑪雅(Maya)、胡迪尼(Houdini)這些常用軟件,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軟件支持,我們就此也有一些長期布局。總的來說,追光還是非常重視技術開發這一領域的。

《長安三萬里》獲得第十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金絲路獎”最佳動畫片獎。
劉春:坦白地說,當前中國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相比,在市場份額、社會關注度、政策扶持、人才培養等方面尚有差距,能夠引起全面關注的動畫作品還比較有限。依據你的制作經驗,就產業鏈和產業環境而言,當前國產動畫電影的產業短板在哪里,需要從哪些方面提升?
宋依依:應該看到動畫電影有著非常大的市場潛力。從美國或者說北美的票房來看,他們每年動畫片的占比在百分之十五以上,相較而言,國內的動畫電影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市場潛力。說到現在的產業短板,我覺得目前中國動畫市場的產能不是很高,每年能數得上的大制作,可能也就那么兩三部,而整個國內的動畫電影市場應該也可以有更大的體量。現實情況是如果片子的總產能沒有那么高,肯定總票房會受到直接影響。所以,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夠加入這個行業。
此外,動畫人才的培養也應該受到重視。大多數高校培養的動畫專業畢業生,并不能直接在行業中發揮作用,還需要經過產業學習和培訓,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制作者。這一點我覺得可能跟這個行業相對較新也有關系。很多學校也希望跟產業接軌;而有行業經驗、從產業回到學校的老師是非常稀缺的。所以我是覺得整個教育和人才培養這方面還需要提升。不一定局限在高校,可能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動畫學校,或者面向動畫畢業生,幫助他們了解行業要求、提高專業技能的一些培訓都是非常好的。這樣也能幫助整個行業從制作等各個層面,變得越來越規范。

《白蛇:浮生》定檔海報
劉春:最后請你簡單介紹一下未來追光動畫的創作計劃。非常期待再次看到追光出品,也希望追光能夠再次掀起新的觀影熱潮。
宋依依:追光未來已經確定了幾部作品。今年暑假我們會上映《白蛇:浮生》,也就是“白蛇系列”的第三部,其他項目暫時可能還沒有辦法透露。但是再后面的一部作品,已經開始進入前期制作了,還有兩個項目目前正處在劇本開發階段。謝謝大家的關心,我們也會努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