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綜王牌IP,是它?

作者 / 大大膽
運營 / 小餅干
每一代人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電子榨菜。
2月14日,《大偵探》第九季正式回歸。何老師領著張若昀、魏大勛、魏晨、大張偉、楊蓉,在羊不哭村,探尋三面羊的故事。
全“老人”回歸的陣容,熟悉的面孔,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八年時間,盡管偶有口碑下滑,也會出現部分案件整體完整度沒能令核心受眾滿意,但對于一檔做了8年的綜N代來說,《明偵》依然是成功的典范。
接近100個故事,多個宇宙交互劇情線,故事題材涉及家庭、社會、性別議題,網絡暴力、容貌焦慮、抑郁癥等等,不僅核心議題嚴肅且緊跟時代,人設和角色更是多到綠江作者都可以參考的程度。《明偵》劇本之豐富,立意之深刻,議題探討之現實性,常常讓人恍惚間感嘆,內娛編劇們,還是有在好好干活的嘛!更別提那些年捧紅了不少人的cp線了。
一方面,推理類綜藝作為一個小眾題材且相對有觀看門檻的綜藝,做了9季,目前市面上同類競品難出其右,能在保持熱度的同時,維持住口碑,實屬不易。另一方面,市場環境、觀眾口味都在不斷變化,上一季甚至還出現了制作團隊核心成員出走,以及此前的重要嘉賓缺席等等事件,節目本身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一、“起伏”的穩定
《明偵》第九季,第一案,實景,一個故事分為上中下,時長接近5個小時,兩部電影的體量,打著中式恐怖的宣傳標簽,加上多位熟人嘉賓的回歸,節目一經官宣,關注度就又回來了。
具體來看,已經播出的第九季首期《沉默的三面羊》,實景選擇和場景布置上依然是熟悉的高標準。實景帶來的視覺沉浸感也確實沒話說,開篇儀式NPC演員不小心弄撒粉末、張若昀扮演的飛行員張服來,獨自在河邊發現尸體等等情節設計,以及仿古建筑里又小又窄的巷道,都給人難以忽略的強烈代入感,配上陰沉的天氣和冷色調的畫面,冷感撲面而來。
但核心受眾對《明偵》的愛,是一種硬核推理綜藝的高內容要求。事實上,這也是市場內同類競品難以超越《明偵》的重要核心。
豆瓣《明星大偵探》專組中不少老粉絲對此案整個推理過程和證據鏈設計并不滿意。“幾乎完全沒有邏輯的鎖兇證據鏈”、“推理元素太少”、“邏輯圓不上”、“靠嘉賓拉高水準”等等評價在豆瓣專組里有不少認同。
整體稍顯弱勢的推理線,沒能讓首期打響局面。這個開局對《大偵探》9來說并不算十分的友好,但縱觀過往8季節目的整體情況,這個開局也算不上挫敗。
《明偵》的節目設置,一季節目12期,每季基本12個案子,其中案件大致分為本格派推理和變格類故事。前者追求精密的邏輯、離奇但有證據鏈可以鎖定的殺人手法。某種程度上來說,開局案件,選擇本格推理開篇,對穩定住喜歡推理的那一批核心受眾意義重大。這一點《明偵》團隊顯然是知道,《明星大偵探》首季就全季本格本玩法。
當然,在變格派劇本的創作上,《明偵》團隊不少優秀的劇本,例如,至今還在《明偵》粉口中廣為流傳的恐怖之最——第二季的《恐怖童謠》,就是一個標準的變格派劇本。
這個劇本,作為那一年《明偵》最成功最具話題的一期,給節目創作帶來了巨大的甜頭——變格劇本在內容的話題度、趣味性上,確實比老老實實推理的本格故事要強。過于嚴肅的推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為節目的營銷和傳播增加難度。可以看到第四季之后,變格派腦洞劇本開始急速增多。
一開始,依靠嚴謹的本格推理故事贏得的市場高口碑和如今不得不不斷增加新鮮玩法腦洞的各類變格派,如何平衡好兩頭,這對走到了第九季的《明偵》IP來說,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但幸運的是,時間為IP積累了一批忠誠的受眾。每一季也總能在“質量下滑”的爭議中,出現幾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案件劇本。
這些年,愛優騰在推理綜藝賽道也沒少努力,但始終沒有人能再做出一款類《明星大偵探》,即便是離開芒果投奔騰訊懷抱的原團隊成員,也沒成功。
一方面是白月光濾鏡,《明偵》用時間和高水準的劇本故事為推理類節目樹立起了一個隨時用來對標的白月光,無論是此前的《萌探》《奇異劇本鯊》,又或者是騰訊下注的《開始推理吧》,都不免要活在“明偵”的影子里。另一方面,靠跨季長線建立起來的人物熟悉度、角色互動,在推理綜藝的核心人群當中,有其難以想象的長尾效應。比如虛擬男團NZND。
在豆瓣明星大偵探小組里,有人整理了《明星大偵探》第1~8季8分以上案件合集,有61個案件在明偵專組收獲了8分以上的好評,超過60%的優秀率。
只要它能在12個案件中,穩定產出部分高質量劇本內容,觀眾依然會買單。
二、敢寫、會用人,“明偵宇宙”的成立的關鍵還有衍生
“世界本渾濁,罪與愛同歌。”
2016年《明星大偵探》第一季播出,正式打開了國產推理綜藝之門。
節目源自韓國JTBC旗下綜藝《犯罪現場》,節目主要內容是由明星嘉賓參與扮演一場案件中的不同角色,通過現場搜索的犯罪證據,來推理出案件的真兇。韓版主打本格推理,追求的嚴謹的鎖兇鎖定證據鏈過程。
《明星大偵探》系列則用腦洞大開的故事設計和緊跟社會時代的核心主題,在娛樂和推理之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
要聊《明偵》IP勢必離不開對其劇本故事的討論。
經過了8年的創新,《明偵》能夠始終在推理愛好的觀眾心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原因,離不開主創團隊對于一些高討論度社會議題的卷入。他們小心翼翼,但勇敢觸碰的樣子,在滿地要熱搜要短視頻爆款的綜藝環境里,確實難能可貴。
《天空公寓》中對無量地產開發商對普通百姓的傷害、《神奇的部落》中母系社會的設定對于性別議題的反思、《薔薇下的罪惡》里關于霸凌的關注以及《無憂客棧》那一集對于抑郁癥的關注等等。還有《請回答1998》《又是漂亮惹的禍》《落日驚魂》里涉及到了家庭暴力問題等等。
在這些經典的案件里,節目內容主創沒有把一期又一期節目中涉及到了各類社會話題當成噱頭,參與其中的嘉賓們也總能在綜藝的娛樂性之外,表達出真正的內容核心主題。
所以,大家記得魏大勛那句,“你有我這一個小公主不就夠了嗎?”,也依然為魏晨的接梗能力折服,“他說他是島民”“我是夠夠的了”等等金句,讓他穩坐“梗王”席位。
但,追了9季節目的觀眾更忘不了《夜半酒店》中受到過傷害的蓉門童(楊蓉 扮演)最后故意投錯兇手時說出的那句,“我是一個女生”“我希望她如愿”。隱在情節里的關于未成年保護,女童保護、關于愛與責任的主題噴薄而出,在嘉賓們對于劇本精準的理解和演繹下,帶動觀眾,納入了更多現實層面的思考。
2022年2月《大偵探》第七季上線,相較于往季,這一年開始《明星大偵探》改名為《大偵探》,并在內容上將從第三季開始的結尾點評和嘉賓 “偵探能量站”改為了《大偵探合議庭》普法環節,這個改動也一度讓節目被調侃是要做“互聯網普法教育推理節目”。
也是這一年開始,何炅和撒貝寧的“雙北”組合少了撒貝寧。
不得不承認,適配的明星嘉賓們,也是《明偵》系列能走到9季的關鍵。
經常看《明偵》謀殺案的觀眾都知道:“有蓉投蓉(楊蓉),有昕投昕(吳昕),有鷗跟鷗(王鷗)選,有戚跟戚(戚薇)選,密室看白(白敬亭),機關看張(張若昀),腦力看劉(劉昊然),有鎖找鬼(吳映潔),有梗有魏(魏晨),鬧騰有大(大張偉)……
能推理,演得好,玩得起,在《明偵》IP巔峰期的那幾年,節目一度也被認為是最適合藝人博得觀眾好感的綜藝之一。
連貫性和實時性超強的劇情設定,加上總體穩定且適配的明星嘉賓,都是建立起“明偵宇宙”的核心。這種厚積薄發的長尾效應,在不少綜N代當中也都有所體現。
芒果系綜藝,除了長線產品思維,更重要的還有對于衍生內容的想象力。比如,2019年順著《明偵》熱度推出的《明星大偵探之名偵探學院》,如今也做了7季,其中蒲熠星、郭文韜、齊思鈞、唐九洲等嘉賓也會交叉出現在《明偵》當中形成內容聯動的同時,也達到了造星養人的目的。
又比如正片節目上線之前的預熱付費“演唱會”,今年的主題是“偵心偵意思”,節目剛官宣上線時間,魏大勛一首《凄美地》已經橫掃短視頻,單片付費的同時,完成了節目的宣發預熱,一舉兩得。誰看了不得對芒果系的策略道一句佩服。
《明偵》走過了8年,還能留下觀眾認真圍繞著情節討論劇本是否足夠研究,符合邏輯,穩坐垂類頭部,某種意義上來說,芒果想要的“明偵宇宙”已經建立起來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