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女子冒充民警,以低價辦卡為幌子詐騙9人四千多萬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11月16日消息,買來警服,私刻公章,冒充北京市監獄管理局的民警,女子田某謊稱可以從單位低價購買到中石化、中移動等儲值卡賣,詐騙王某等9名被害人貨款共計4000余萬元。
16日上午,涉嫌詐騙罪的田某在北京二中院受審,在法庭上,田某表示認罪,并承認自己確實用被害人的錢買了寶馬車、商品房、手表和20多個名牌包。

33歲的田某是北京市西城區人。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至2017年11月間,田某冒充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工作人員,私刻該單位公章,謊稱能夠通過內部政策低價從該單位購買中石化、中國移動等儲值卡然后賣給被害人。之后,田某采用高價進貨低價賣出的方式,詐騙被害人王某、馮某、潘某、羅某等九人貨款共計4000余萬元。田某將贓款用于個人消費。案發前被告人歸還被害人少部分錢款。
2017年11月29日,被害人王某、馮某等人將田某扭送到公安機關并報案。公訴機關認為應當以詐騙罪追究田某的刑事責任。
“我沒騙那么多錢,我自己算只有3400余萬元。”庭審中,田某表示認罪,但對公訴機關指控的詐騙金額提出了異議。
田某供述稱,她和被害人都是朋友,“我和王某是一起旅游時認識的,回來后經常來往就成了朋友,至于潘某,我倆住在一個小區里。”田某表示,她得知有賣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卡,自己認為可以賺錢,于是就從網上找到了上家張林(化名),從張林處購買卡后,轉手賣給下家王某等人。
為了讓被害人充分信任自己,田某告訴王某等下家,她在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工作,至于為何要冒充監獄工作人員,她說因為其家人之前曾在這個單位上班,因此說是這個單位的工作人員比較穩妥。為了讓被害人相信自己是警察,她還特意從網上購買了警服、獎狀等,甚至還找人私刻了北京市監獄管理局的公章等。
“我一開始沒有想到騙錢,只是想在一買一賣中賺取差價。”田某說,她從上家處購買卡后,按照一定的折扣賣給下家,最初王某等幾個人都賺了錢,于是被害人將賺的錢又給了田某,要求再次購買加油卡。可是此時,田某手里根本就沒有卡了,但是她仍然沒有停止收款,而是讓上家到處去找卡,在上家告知其確實沒有卡后,她繼續以各種理由騙被害人,沒給卡,也沒有將錢退還,后來被害人選擇報警。
田某在法庭上說,是自己提議去公安機關的,當時和下線王某約定地點見面,其他被害人也來了,“我一看這個事已經控制不了了,于是建議去派出所報警,最終和被害人一起去的。”
公訴人表示,田某是被被害人扭送到公安機關的,“我是自首的。”田某哽咽著說,“本來想等加油卡漲價后再賣出去,但是沒有想到價格一直都沒有漲上去,錢也就沒有賺回來”。
田某收到的被害人的錢財去了哪里呢?田某表示自己確實消費了一部分,她說自己拿其中的300多萬元買了一輛寶馬5系的汽車,在延慶買了一套房,以及勞力士等牌子手表2塊,還花20萬買了10個包。
在最后陳述時,田某哭著表示自己錯了,愿意認罪認罰,希望對其寬大處理,“父母有病,孩子還小,我真的知道錯了,請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該案未當庭宣判。
(原題為《冒充監獄管理局民警 以低價辦卡為幌詐騙9人4000多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