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才云集在這神奇的一年,現代主義就此開啟

1922年,被詩人埃茲拉·龐德稱為“現代主義元年”。這一年,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和T.S.艾略特的《荒原》出版面世,同年出版的還有E.E.卡明斯《巨大的房間》、赫爾曼·黑塞《悉達多》、辛克萊·劉易斯《巴比特》、尤金·奧尼爾《毛猿》、伍爾夫《雅各的房間》、萊納·馬利亞·里爾克《獻給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詩》、保羅·瓦雷里《幻美集》、威廉·巴特勒·葉芝《晚期詩集》、路易吉·皮蘭德婁的戲劇《亨利四世》、芥川龍之介《竹林中》;菲茨杰拉德選擇這一年作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空背景。
這一年,卡夫卡獲準退休,伊夫林·沃住進牛津一間緊挨貯藏室的逼仄房間,喬治·奧威爾通過了去遠東服役的考試,維特根斯坦修訂完《邏輯哲學論》的校樣。這一年,希區柯克執導了他的第一部故事片;康定斯基和克利加入包豪斯;華特·迪士尼發行他的首部動畫短片;奧斯曼帝國崩坍;英國自由主義終結;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從新奧爾良乘火車到達芝加哥,使爵士樂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在這一年問世,許多舉世矚目的集會、事件在這一年發生,許多革新性的技術在這一年獲得突破。
英國作家凱文·杰克遜以海量資料為依托,將那一時期的名人日記、信件、回憶錄、傳記,以及社會新聞和文藝評論進行整理拼貼,將群星璀璨、交相輝映的1922年編成了一本“日記”,使這神奇的一年脫離了史書的平面描述,呈現出一種生動立體的多維視角,帶領讀者重回現場,全景體驗大時代星光。
1922年1月1日
洛桑一巴黎
艾略特從洛桑到巴黎的途中。他于1月2日抵達,與妻子薇薇安團聚,并在巴黎停留了兩周。逗留期間,埃茲拉·龐德將艾略特一家介紹給了美國出版商霍勒斯·利夫萊特,他們與詹姆斯·喬伊斯共進晚餐。在大約十天的時間里,龐德和艾略特為《荒原》初稿而緊密合作。1月中旬,艾略特回到倫敦——回到他在克拉倫斯門花園9號的公寓。

艾略特
巴黎
馬塞爾·普魯斯特元旦新年里熬夜參加貴族朋友艾蒂安·德·鮑蒙伯爵和妻子舉辦的舞會。普魯斯特現在很有名,也病得很重(事實上,他命不久矣,活不到年底了)。對這位小說家來說,后一種情況再熟悉不過了,用亞歷山大·蒲柏的話來說,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漫長的疾病”。但是,名聲仍然是一件新鮮事。
盡管普魯斯特也有新的煩惱,但只要健康允許,他還是盡可能地享受他的榮譽。1919年1月,他遭受了一次打擊,從此再也沒有恢復過來:他姑媽宣布,她賣掉了他那幢傳奇性公寓,奧斯曼大道102號,將其改為一家銀行。他不得不在5月底搬走,夏天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洛朗-皮查特街8號乙,最后在哈默林街44號安頓下來。
然而,他仍然刻苦地修改、校正他的長篇小說文稿,盡管失眠和疲勞使寫作狀況很糟糕。他向出版商NRF求助;出于某種不可細究的原因,他們將修改校樣的任務交給了安德烈·布勒東。這位極端超現實主義者在這項工作上極其懶散,但他崇拜普魯斯特語句的韻律,并會大聲朗讀給他的信徒聽。
如果普魯斯特的一些疾病天生就是身心疾病,那么他的作品得到的所有贊許并不能緩解這些疾病。1921年秋,他經歷了一次發作,開始出現尿毒癥的癥狀。10月初,他意外地過量吸食鴉片和安眠藥,導致自己中毒。但他一直在修改作品,只要健康允許,他就繼續外出參加社交活動。1922年1月15日,他參加了里茲酒店的舞會,在舞會上觀看了欣尼斯達爾小姐的時髦新舞步表演。他對此印象深刻:“即使沉浸于1922年最新潮的舞蹈,她看起來仍像一枚盾徽上的獨角獸!”

普魯斯特
1月5日
南喬治亞島
勇敢的南極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爵士死于嚴重的心臟病。他發現,在經歷了種種輝煌和磨難之后,他很難適應日常生活;就像丁尼生筆下的尤利西斯,他希望進行最后一次偉大的航行。
1月9日
巴黎
年輕的美國記者歐內斯特·海明威和他的新婚妻子哈德利搬進了菜蒙主教街74號五樓的一個小公寓,離孔特雷斯卡普廣場不遠。他們于1921年12月22日,也就是幾個星期前到達巴黎,一直住在雅各酒店。在接下來的兩年里,他們以巴黎為基地,盡管在此期間,他們在歐洲旅行了很多地方。
在回憶錄中,海明威往往會夸大他們在巴黎不無樂趣的貧困程度。他的公寓只花250法郎——按1922年的匯率大約是18美元——而僅哈德利的婚姻授產就保證他們每年有3000美元的收入。另外,海明威是《多侖多每日星報》的駐外記者,有薪水。據他估計,加拿大人或美國人每年1000美元就可以生活得很舒適,所以這個收入已經足夠了。
在匯率的誘惑下,海明威夫婦有足夠的錢雇傭一個女仆。女仆會在早上來幫他們打掃衛生,在他們不上餐館的晚上為他們做晚餐。不過,他們的公寓有點逼仄,海明威很快就在穆夫塔街租了一間辦公室。在巴黎,他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因此逃脫了那些來巴黎追求藝術夢想的人的共同命運,那些人最終只是喝著酒高談闊論他們將要從事的工作。

海明威和妻子哈德利
1月12日
牛津
伊夫林·沃在赫特福德學院“開始了獎學金生活”。他在前一年的考試中獲得了學院的歷史獎學金——每年100英鎊,相當可觀的一筆錢。他的大多數同齡人都是在通常的時間,也就是上一年10月入校,并且已經建立了友誼,所以沃不得不去別處尋找新朋友;他認為自己是這片奇異的新土地上一個孤獨的探險家。他來晚了,也意味著所有的好房間都已客滿,他被安排在一樓貯藏室旁邊一間昏暗的小房間里。情況不妙,因為這意味著他的房間無論白天黑夜,隨時都會被用作酒徒和游手好閑者的便利站。
盡管有這樣的煩擾,牛津對年輕的沃來說還是像天堂一樣。“我幾乎說不出話來,因為我太高興了?!彼诮o朋友的信中寫道,“生活很美好,牛津是一個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边@個地方會教他很多與歷史無關的課程。他從一個書呆子迅速轉變為嶄露頭角的唯美主義者,學會了騎自行車、抽煙斗,還學會了用必要的牛津俚語說話,包括在單詞后面加上-er或-ers的習慣,因此Bodleian就變成了“Bodder”(牛津伯圖)。
以前,沃的生活有節制,現在他開始喝酒,買漂亮的衣服、畫作、初版書和其他小玩意兒,這些支出都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在第二學期結束時,為了維持獎學金,他勉強修完了“史前史”課程,完成了最低限度的學習,然后他毅然決定什么也不做,直到1924年,畢業考試前幾周。這種懶惰的根源之一是他對他的導師、赫特福德學院院長克魯特韋爾的憎恨。院長和大學生之間的這種敵意完全是相互的:克魯特韋爾稱沃是“一個愚蠢的郊區小壞蛋,有自卑感,土得掉渣”。沃召集他的新朋友加入這場持久的沖突。
牛津對沃來說極具吸引力,以至每到復活節,當他不得不和父親一起在郊區的家里度過時,就會抱怨自己被逼到了憂郁而瘋狂的狀態,像一個等待宜判的犯人一樣期待新學期的到來。但是,他在牛津大學最初幾個月在文學和精神上的陶醉,不過是對漫長暑假之后即將到來的歡樂的一種蒼白預期。

伊夫林·沃
1月21日
倫敦
弗吉尼亞·伍爾夫寫信給E.M.福斯特:
每個人都在讀普魯斯特。我靜靜地坐著聽他們介紹。這似乎是一次驚心動魄的經歷,但我站在懸崖邊發抖,懷著一種可怕的念頭,等待著自己淹沒在水里:我將沉下去,沉下去,沉下去,也許再也上不來了。
和普魯斯特一樣,弗吉尼亞·伍爾夫似乎也瀕臨死亡。在少數朋友和崇拜者圈子之外,她仍然默默無聞。到那時為止,她的兩部小說都賣得很差,盡管她發表了許多評論文章,但大多數都是匿名發表在《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的。她的健康狀況很差,醫生警告她的丈夫倫納德,她可能活不長了。她在1922年最初幾個月的狀況確實讓他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恐慌:她被反復發作的嚴重流感擊倒,經常高燒,并患有心臟雜音。上半年的大部分時間,她都待在霍加斯寓所的床上,只是偶爾工作。病情好轉后,她幫助流亡作家科特連斯基翻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與此同時,盡管兩人反復爭論,倫納德還是繼續和拉爾夫·帕特里奇一起經營霍加斯出版社。

伍爾夫和丈夫倫納德
1月26日
倫敦
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版了她的第二部小說《秘密對手》。兩年前,她以《斯泰爾斯莊園奇案》首次亮相,這部小說向世界介紹了大偵探波洛——她的兩個不朽偵探之一。
1月27日
捷克斯洛伐克
弗朗茨·卡夫卡的健康狀況也很差。他經歷了所謂的“崩潰”,這是他經歷過的最糟糕的事情。他患有嚴重的失眠癥,感覺自己內心的時鐘裝置與外部世界完全脫節了:“內在時鐘以惡魔或邪性的,或在任何情況下非人的速度運行,而外部時鐘則以它通常的速度蹣跚而行…… ”他后來告訴好朋友馬克斯·布洛德,覺得自己已處于瘋狂的邊緣。
和艾略特一樣,他的雇主,一家“機構”給了他三個月的病假,這家機構名為布拉格波希米亞州工人事故保險機構,即勞工保險協會。1月27日,在病假的最后期限,他去了靠近波蘭邊境的冬季度假勝地斯賓德穆爾。他想通過雪橇運動和登山來恢復體力和腦力,并小心翼翼地嘗試學習滑雪。
正是在這里,他開始寫他的最后一部重要小說《城堡》。

卡夫卡
1月28日
巴黎
杜尚在城里待了七個月后,去了紐約。最初幾個月,他靠教法語養活自己,并和一個朋友創辦了一家短命的印染公司。與此同時,他繼續致力于他獨特的職業生涯中的主要作品:《大玻璃》。

杜尚作品《大玻璃》
1月31日
巴黎
雨果夫婦家。瓦倫丁·雨果,娘家姓格羅斯,是一位畫家,但更著名的是作為當時的大美女,正如斯泰格穆勒在他的科克托傳記中所寫的,是“全巴黎的一件裝飾品”。科克托稱她為“他的天鵝”。她丈夫讓是維克多·雨果的后裔,她于1919年8月結婚,在科克托從前線回來后,讓和他成了朋友。這對夫婦經常為詩人和他的崇拜者舉辦晚會。科克托大聲朗讀即將完成的《肉體惡魔》手稿。聽眾中有畢加索和奧爾加、博蒙夫婦,還有雷迪格。博蒙夫人睡著了,其余的人都很震驚。他們一致認為,科克托一直以來都是對的:這部小說是天才之作。

《天才群星閃耀》
作者:[英]凱文·杰克遜
譯者:唐建清
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
新媒體編輯:李凌俊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

原標題:《天才云集在這神奇的一年,現代主義就此開啟 | 夜讀·傾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