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山西交城的一個農村里,王如婧滿眼淚花,輕輕撫摸她與弟弟小時候的合照,可眼淚還沒掉落,她卻先笑了,“幸虧病的不是你,不然爸媽更心疼……”15歲的王如婧患有白血病,因沒錢移植骨髓而被迫放棄治療。“弟弟是爸媽唯一的兒子,也是他們后半生的希望,我很慶幸上天選擇了我、而不是弟弟。”王如婧的微笑,實則是一種自我寬慰。
去年10月,王如婧剛升初三,一連好幾天流鼻血止不住,預感事態嚴重,媽媽帶著她來到山西大醫院,王如婧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在醫院里,王如婧高燒持續一個多月,導致心臟、肺部器官近乎衰竭,可為了活命,她只能冒險打化療控制白血病,王如婧一連打了4個化療,雖然化療藥的毒性讓她一頭漂亮黑發全部脫落,但好在控制住了病情。
好景不長,今年3月王如婧復查時被告知——白血病復發。“大夫說,繼續打化療已經沒什么意義了,必須馬上移植骨髓,但這筆錢要我們自己籌。”每當回想起帶著女兒出院回家、放棄治療的那一天,媽媽都淚流滿面,骨髓移植至少需要50萬,加上后期排異甚至上百萬,這筆巨額治療費遠不是這個貧窮的農村家庭所能承受起的。
王如婧的爸爸常年在城里務工,媽媽則負責在家照顧她和弟弟,家里經濟條件一般,在得知女兒患有白血病之前,一家人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作為長女,王如婧從小就很聽話懂事,自從7月份放棄治療回到老家后,她每天待在家休養,感覺身體好點兒就看書學習一會。在王如婧的心里,她不埋怨爸媽選擇“放棄自己”,因為她也知道前期治病已經花去30萬元,不僅花光家里8萬元積蓄,還欠下一屁股外債。
髓系白血病M2,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骨髓移植,在醫生口中,這也是能讓王如婧繼續活下去的唯一途徑。然而,對于這個因病致貧的農民家庭而言,前期籌夠30萬元已經借遍親友,現在又要50萬元移植骨髓,實在力不能及。一面是只要移植骨髓就有生的希望,一面是遙不可及的移植費用……還沒真正體驗過人生百態的王如婧又何嘗不想活下去?
王如婧還有一個12歲的弟弟,除了爸爸媽媽,這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人。“從小到大,媽媽無論給我買什么東西,他都要和我搶,就連我的洋娃娃也……可我現在好后悔,雖然我是姐姐,但我卻沒讓過他一次。”王如婧說,她從來沒給弟弟買過禮物,現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買一個奧特曼,因為這是弟弟最想要的玩具。(圖片拍攝于2014年)
“我很慶幸白血病沒有降臨到弟弟的頭上,弟弟是爸媽唯一的兒子,如果是他不幸得了這個病,讓爸媽怎么活?”看著與弟弟的合照,王如婧的眼眶噙滿淚水,她試著用這個理由安慰自己,王如婧漸漸的從疾病的陰影中抽離出來、學會重新認識生命。如今,她保佑弟弟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著,將來能替她孝順爸媽。
自從姐姐得病后,弟弟也變得懂事起來,他不僅把自己多年攢下的200元零花錢全部上交父母,而且有好吃的也先給姐姐吃,也不和姐姐搶遙控器了。弟弟成績很差、在班里常年倒數,于是王如婧每天都會等弟弟回家,然后主動輔導他做作業,“我學習那么好,不想讓弟弟成績差”。
為了預防感染,王如婧基本每天都不出門,但她有時也會帶上假發在鏡子前照一照。即使沒有了一頭秀麗的長發,她依然有一顆愛美的心。因病致貧的背后,是深深的無奈,也許只要有了這50萬元移植費,就能換回一個鮮活的生命,父母不會失去女兒,弟弟也不用承受與姐姐“分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