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人突發腰痛陷入昏迷,在重癥監護室治療2個月后轉危為安
來滬探親期間,美籍華人朱明(化名)突發腰痛,家人開車將其送達醫院途中,這名老人便陷入昏迷。此時正值早高峰,家屬求助執勤民警,民警立刻幫忙呼叫120,這名老人被立即送到了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
在5個科室、27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這名老人歷經3次手術、在重癥監護室治療長達約2個月后,終于脫離險境,轉危為安,踏上了歸途。

患者及其家屬在臨別前,向醫院醫護人員送來錦旗。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供圖
2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獲悉上述消息。據該院副院長、急診醫學科主任孫克玉透露,這名患者被送到搶救室后,團隊立刻為其展開全面檢查。結果顯示:他罹患的是腹主動脈瘤急性破裂大出血。
孫克玉說,腹主動脈瘤又被稱為人體不定時炸彈,多數患者平時并沒有癥狀,而這名患者腹部這枚“巨型炸彈”直徑達10厘米,破裂出血超過4000毫升,相當于一個成人80%的血液總量,“急性破裂的患者常常表現為突發腰背部劇烈疼痛,伴有休克表現,甚至在入院前即死亡。這名患者剛送來的時候已經測不出血壓,意識也完全喪失,如果不做手術,必死無疑。”
隨后,醫院啟動最高響應級別的急救流程:復蘇擴容、抽血配血、護送患者、聯系手術、病情告知……僅用了21分鐘,患者即被送往血管造影介入手術室(DSA手術室)。
在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血管創傷外科主任陳前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岳嘉寧教授的帶領下,醫療團隊快速地將主動脈阻斷球囊置入患者體內,并在已破裂的動脈瘤上方撐開,使其出血得到緩解。此時,患者血壓開始逐步上升。隨后,醫療團隊為患者進行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
5個小時后,這臺突破極限的搶救手術終于完成。術后,這名患者起初渡過了腎功能衰竭、腹高壓、肺部感染等重重難關,但又突然出現嚴重黃疸、肝功能衰竭,多學科團隊隨即為其實施手術,幫助其恢復腸道功能,解除膽汁淤積,達到逆轉肝臟功能的作用。然而,2周后,這名患者又再一次突發大量便血,血壓再度下降,出現神志模糊,他又歷經一場全結腸切除手術。
總共歷經3次手術,這名患者一天天好轉,隨后在重癥監護病房歷經59天觀察治療,他被轉到康復病房,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院方透露,針對腹主動脈瘤破裂實施主動脈人工血管緊急置換術,可以說是血管外科學術領域難度最高的手術之一,屬于險中求生。這名患者的救治過程一波三折,最終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家屬對醫療團隊充分信任,也離不開多學科團隊的支持。
目前,這名患者已經順利出院,踏上歸途。臨別前,患者妻子特地攜全家趕到醫院送來錦旗,感謝醫務人員給了丈夫第二次生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