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新春第一會”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省委書記發出三問

2月18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
2月18日,龍年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據《新華日報》報道,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會上表示:“以此為主題召開‘新春第一會’,既是為了在全省上下更好樹立抓落實的導向,也是為了更好聚焦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為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打造更強有力的引擎。”
江蘇是科教大省,現有普通高等學校總數168所,其中本科層次高等學校78所。去年,紫金山實驗室建立業界首個6G綜合實驗室,該省還新獲批建設2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江蘇也是產業大省,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41.3%和49.9%,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1萬家。
“我省富集的創新資源,如何高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省眾多的企業創新主體,如何形成強大的創新矩陣引力場?我省豐富的創新人才,如何進一步激發創造活力?”談及產業科技創新的難點、痛點時,信長星向與會領導干部提出“三問”。
他表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產業科技創新”是主攻方向,“具有全球影響力”是目標定位。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具有與之匹配的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產業先導與產業組織功能、資源要素配置能力。重點要統籌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篇大文章。科技創新方面,要高度重視“從0到1”的科學發現,推動“從1到100”特別是“從1到10”的突破和轉化應用,要投入更多力量抓基礎研究,激活原始創新的源頭活水。產業創新方面,既要關注產業的未來,又要布局未來的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堅持兩篇文章一起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更好地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以產業需求牽引技術突破,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促并進,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信長星表示,要研究出臺新的更具突破性的政策,充分調動高校和企業兩個積極性,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要依托“鏈主”企業、細分龍頭、創新聯合體輻射帶動,強化應用場景創新,打造創新企業集群。要暢通產才融合渠道,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戰略科學家,注重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澎湃新聞注意到,去年6月,江蘇省科技廳公布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路線圖”,明確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要科技創新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前列水平。江蘇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全省實驗室、高校技術轉移兩大聯盟,集聚創新要素補短強弱揚優,力爭在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本次會前,江蘇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簽署合作協議。省委書記信長星為江蘇省實驗室聯盟授牌,省長許昆林為紫金山實驗室主任頒發聘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