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人輩出老將堅挺,中國單板滑雪還有更大未來

20歲的王梓陽摘得“十四冬”男子U型場地技巧項目冠軍。
在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單板滑雪賽場,老將依然閃耀。
2月17日的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決賽比拼中,多名老將站上領獎臺。女子方面,蔡雪桐和劉佳宇分獲冠亞軍,男子項目上,老將張義威也摘得銀牌。

劉佳宇。
從開拓者到見證者
在中國女子單板滑雪界,蔡雪桐和劉佳宇的名字可謂耳熟能詳,兩人都是冬奧會“四朝元老”,后者還奪得過平昌冬奧會銀牌。參加完北京冬奧會后,她們當下正在朝著米蘭冬奧會前行,這一次在“十四冬”包攬金銀,足以證明兩人寶刀未老。
而張義威也曾亮相冬奧會賽場,并在索契冬奧會取得過第六名的好成績。如今他已經從運動員漸漸轉型為教練培養青少年選手,但走上賽場,他也依然拿出了不俗的競技水平。
作為中國單板滑雪的開拓者,三人見證了這個項目在國內從萌芽到發展,再到逐漸崛起的過程。
“這屆比賽給我的觸動特別大。”接受記者采訪時,劉佳宇不由得回憶起了往昔歲月,“無論是運動員的水平,還是場地、裁判、媒體、觀眾,相比我第一次參加全國冬運會的時候(差別巨大)。”
“從中我看到了中國單板滑雪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全國冬運會)就相當于是世界級別的比賽,我也和我的外教和外國朋友們說,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冬奧會’。”她笑著說。
對比今昔,同為老將的張義威也是感慨萬千。當年他剛開始接受訓練時,條件非常簡陋,甚至沒有符合正規比賽標準的訓練場地,也缺少雪板、滑雪鞋、護具等裝備,而現在很多孩子可以在非常年幼時就擁有高質量的器材,接受專業的訓練,這無疑增加了人才冒尖的幾率。
而當下除了運動員,張義威還多了一個青少年選手培養者的身份,對于國內滑雪培養體系的進化,他也有自己的觀察。
“相比過去的培養機制,現在確實有一些轉變,我們現在更多開始發展家庭聯合培養。”他對記者分析道。
相比傳統的僅靠專業隊培養苗子的模式,新的培養途徑意味著能夠讓更多孩子有嘗試這條道路的機會,“比如有些孩子家長愿意把孩子推向職業化道路,在他們五六歲的時候就送到俱樂部培養,家長自己承擔費用,五六年后做出一定成績了,就簽到地方的專業隊,這樣人才儲備就更多了。”

12歲的周苡竹闖入公開組決賽,最終獲得第5名。
中國單板滑雪,未來可期
多年來,隨著老一輩運動員和從業者的不斷努力,單板滑雪在國內的發展和普及有目共睹,而像蘇翊鳴這樣在冬奧會奪金的年輕明星選手的出現,更是讓項目推廣再添了一把火。
而當下除了蘇翊鳴之外,國內單板滑雪還不斷有新生力量涌現。比如在“十四冬”男子U型場地技巧項目摘金的王梓陽就只有20歲。在女子賽場,甚至有像周苡竹這樣年僅12歲的潛力新人亮相,并且她成功闖進了公開組的決賽,最終獲得第5名。
對于年輕人的發展,老將們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可以跟青少年運動員一起努力,讓中國的單板滑雪變得更加青春陽光,讓下一屆或者再下一屆冬奧會有更多期待和驚喜。”劉佳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蔡雪桐也對項目的未來充滿期待,“現在項目變得年輕化,很多小孩子進步特別快,技術也特別好。近兩年很多年輕運動員涌現出來,我們能看到他們身上年輕一代的拼勁,將來還會涌現出更多優秀的運動員。”
在張義威看來,有了不斷成長的新生代選手以及越來越好的人才基礎,中國的單板滑雪必定會越來越好。
而越來越近的2026年米蘭冬奧會,老將和年輕人們都將全力以赴。
“咱們國家的后備人才儲備是不錯的。大家也能看到(‘十四冬’)不管是青年組還是成年組,能力都很強,我對下一個米蘭周期十分看好。”張義威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