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雷佳音談《第二十條》舌戰戲,拍到一半現場就有人鼓掌
由張藝謀執導的春節檔現實主義喜劇電影《第二十條》于2月10日全國上映。影片首日開分獲得豆瓣8.0、微博9.4,大V推薦度99%、淘票票9.5、貓眼9.6的的成績斬獲觀眾好評。
電影上映當日,影片同時舉辦了“我愛我家”六城首映禮,主創雷佳音、馬麗、趙麗穎、高葉、劉耀文、王驍兵分六路空降上海、沈陽、廊坊、常州、石家莊、重慶、南京,帶著電影《第二十條》回家過年。

空降上海的東北人雷佳音直言“上海是新家鄉”,現場還向上海觀眾學習上海話拜年。
影片中,馬麗所飾演的妻子總是為了初戀同事爭風吃醋引發家庭紛爭,其中一場戲言語激烈交鋒中還透露了馬麗的初戀名叫“李逵”。這恰巧與前兩天春晚小品中兩個人物的關系呼應上了。
被問起春晚上小品中馬麗的初戀“李逵”與電影《第二十條》中“李逵”的歡樂聯動,雷佳音解釋稱“初戀李逵”梗是電影劇本階段就確定下來的,他笑道,“馬麗老師叮囑我們看春晚一定要留意,說有一個新年禮物,原來竟然是‘李逵’。”
此外對于片中大量家長里短的熱鬧臺詞,雷佳音為東北男人“正名”笑稱這是東北夫妻常見的家庭生態。他直言要將自然的生活喜感融入嚴肅的法治題材,尺度拿捏尤為重要,影片中的喜劇是流動起來的,導演稱其為“滾動喜劇”,很多喜劇點都是現場即興的,為此自己在片場“天天薅頭發、發愁”。

雷佳音飾演的韓明是個“焦頭爛額”的中年人,糟心事接二連三。兒子韓雨辰(劉耀文 飾)打了校領導(張譯 飾)兒子并拒絕道歉,妻子李茂娟(馬麗 飾)義憤填膺繼而揍了校領導,補刀成功;與搭檔呂玲玲(高葉 飾)分歧不斷,案件久拖不決;又一起案件相關人郝秀萍(趙麗穎 飾)被逼入絕境,萬分危急。情與法的較量在展開,事業與家庭的平衡在進行,韓明決定賭上一切,用自己的方式給公平和正義一個說法。
“把韓明這個人物演成一個活人更重要,他學法律、當檢察官一路走來的20年,雖然面對現實有妥協,但內心那份正義的理想光芒一定還在。”影片中的高潮戲,雷佳音“舌戰群儒”,為公義發聲,令觀眾熱淚盈眶。“只有前期人物足夠真實感,夠接地氣兒,結尾那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才能真正走進觀眾心里。”雷佳音也分享這場戲在拍攝時的狀況,“那段臺詞說到一半,底下的演員開始自發鼓掌”,雷佳音坦言,那一刻,自己就知道“值了”。
在同日進行的其他五城見面禮上,各位主創演員也分享了自己拍攝該片的感悟。馬麗在沈陽的見面會上直言:“我在拍攝的時候也在無數次問自己,如果我是李茂娟會怎么樣,答案是我可能也會這樣做,還我孩子一個公道。這是作為母親的本能。”

在片中飾演聽障母親的趙麗穎回到家鄉廊坊,她說:“除了手語學習外,更重要是把握人物內心的情緒,如何在不通過臺詞的情況下,將郝秀萍內心的痛苦、無奈和堅韌表達出來,這是最關乎角色靈魂的。”對于郝秀萍的命運,趙麗穎表示, “因為碰到了韓明、李茂娟、呂玲玲這樣一群人讓自己感受到了人間仍有溫暖、仍有愛。她是令人同情的,同時也是幸運的。”
高葉在家鄉常州分享了片中那句振聾發聵的金句“我們辦的不是案子、是別人的人生”,其實是出自體驗生活時一名真正女檢察官之口。高葉回憶,呂玲玲和韓明在因案件爭執而拍桌子的那場戲中,“我演著演著,突然間就有了一種使命感、責任感,那句話就不由得脫口而出。”高葉坦言角色身上的這種理想主義正是吸引自己的地方。
《第二十條》是張藝謀繼去年《堅如磐石》之后再度將創作觸角深入公檢法領域,不同于同類題材的莊嚴凝重,此次影片在輕松幽默的家長里短中,代入現實主義的痛感,讓千家萬戶共情。

大年初二,片方曝光“我們的人生”主題預告,片中一位位平凡人物對“正義”二字發出振聾發聵的終極叩問——“如果你當時也看到人被流氓欺負,你會怎么做?”“我就制止了個霸凌,這事兒怎么就成這樣了?”“一個母親,為什么愿意丟下在監獄的丈夫、五歲的殘障女兒,為什么愿意去死啊?!”……面對無力抵抗的強權霸凌、面對無法難言的內部重壓、面對難以抗衡的陳規舊則,當站在情與法的邊緣,當檢察官流著淚說出“我們辦的不是案子,是別人的人生”時聲音顫抖卻振聾發聵,當“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吶喊擲地有聲,究竟什么才是正義的選擇,如何才能給出一個無愧于天地良心的解答?影片現正全國熱映中,歡迎一起去影院尋找心中屬于正義的回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