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博會重要場所向社會開放,揭秘“四葉草”換新裝背后的故事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雖已落幕,但關注度依然高企。
近日,分別承擔場館提升項目設計和施工任務的華建集團和上海建工集團,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披露了國家會展中心“換裝”背后的故事。
南廣場:以江南水鄉為主題
南廣場是進博會主會場廣場,國內外賓客均從此進入主會場,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中約7萬平方米參與了此次改造。

改造前,人們的視線常為樹木受阻,改造后,50余棵12米高的大香樟分三排有序地分列在廣場兩側,形成樹陣,烘托出了廣場的莊嚴肅穆感,入口處大面積的草坪,保證了視野開闊通透。
據華建集團華東總院負責人介紹,南廣場更新設計以江南水鄉為主題,采用了諸如水景噴泉、大香樟樹、進博會吉祥物畫卷、金黃色花海等設計亮點。
譬如,廣場入口兩側矗立著的8根8米高的迎賓花柱,使用的是江南青華瓷瓶的形狀,表面以浮雕技藝,用綠色植物及彩色花卉勾畫出八大名花的主題,寓意八方來客、四海賓朋齊聚。

廣場兩側,布置了202根旗桿組成的旗陣,各國國旗迎風招展、色彩繽紛。進博會期間,廣場兩側及草地上密集擺放金黃色的盆花,形成氣勢宏大的花海,金黃色也寓意著金秋豐收。
國家會議中心:造型汲取“玉蘭花”形態
這次改造中,國家會展中心二層16米標高的西展廳成為了論壇主會場和迎賓大廳?,F在,其已正式命名為國家會議中心(上海),未來將成為進博會永久舉辦場地。

外立面上,國家會議中心造型汲取上海市花“玉蘭花”的柔美形態,這一概念與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理念的一脈相承。色彩運用上,其以金色作為基色,象征高貴、收獲、財富。
室內部分,則以展現大國氣派及典雅的海派氣質為出發點,側重于空間感的表達,講求整體性及人在空間的體驗感。
其中,主會場的設計在總體空間構架上借鑒了中國傳統建筑形態,墻面和頂面選用淺色的鋁板,通過層層疊級造型,輔以銅質線條和燈帶的勾勒,以類似白描的形式展現了富有代表性的中國高級建筑形式——廡殿頂輪廓。

迎賓大廳也是改造的重磅內容。步入大廳,不少人都會將視線聚焦于中心的銅藝花燈。據介紹,該花燈造型融入傳統元素,又形似老上海銅質吊燈,添出一分海派韻味。
大廳內的吊頂造型則展現出鮮花盛開的形態,共由472片GRG單元拼裝,層層疊疊,交織匯聚。結合花瓣造型,吊頂燈光以“56”為模數設置,呈現出圓環形態,形成天圓地方的格局。

場館室內甲醛含量每平方米不超0.03毫克
國家會展中心場館功能提升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周期非常短,從方案大規模改造方案開始到施工完成僅僅只用200天左右。
短時間里最終優質高效完成任務,這得利于科學謀劃,管理前移,對工程各子項的工序、進度及實施情況嚴密管控。
據上海建工方面介紹,僅用4個月時間,項目部就在154萬平方米的空間內,累計安裝完成各類設備1900多臺、管槽27萬米、風管6萬多平方米、線纜119萬米、末端點位5萬多處,節約有效工期80%。
主場館改建和平行論壇的搭建過程,亦展示了上海綠色施工和智慧建造的領先水平。

上海建工方面介紹,在主場館改建和平行論壇搭建過程中,創造了三個“第一”:鋁板木紋蝕刻技術、全進口漫反射涂料應用技術、國內最大規格吊頂鋁板應用技術。
施工中,環保理念也得到了充分體現。項目對7大類28小類產品共103項環保指標進行了嚴密監控,其中對標國際先進標準、直接采用或達到國際標準的有15項。
最終,場館室內甲醛含量標準遠超國家標準,平均每平方米的甲醛含量不超過0.03毫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