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餓了么不賣,盒馬暫緩上市,國際電商業務不急著融資!阿里這盤大棋要怎么下
繼啟動1+6+N組織變革近一年后,阿里再次回應各業務板塊的上市、融資等相關問題。
2月7日,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發布2024財年第三財季財報(2023年12月份季度業績),財報顯示,阿里三季度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市場預期2612.47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為479.51億元,同比下降 4%。經營利潤為225.11億元,同比下降36%,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的無形資產減值和優酷的商譽減值所致。

在隨后的財報電話會上,阿里管理層回應多聚集于淘天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巨額回購以及非核心資產出售等問題上。比如,再次否認餓了么將出售的傳聞,稱餓了么是阿里一個重要的“近場”資產。
會上,也有分析師問及盒馬、菜鳥IPO計劃的進展,阿里管理層表示,去年阿里宣布重組,目標是希望體現每個業務的內在價值,但當時也明確交易是否推進、如何推進取決于市場條件,當前的市場條件沒有辦法再通過這樣的做法體現價值。阿里現在戰略的聚焦點是推動集團內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已經成立了專門團隊,在尋求推動不同業務間更密切的合作,推動協同效應的實現,這是價值最大化的方法。還會繼續考慮不同業務的單獨融資,但是不會操之過急。
已完成17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退出
在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關于非核心資產出售的進展非常順利,在2024財年至今的九個月內,阿里已退出17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速度不錯,同時也成立了團隊,研究如何進行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出售。阿里資產負債表上仍有許多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并非核心業務,若退出也是合理做法,但考慮到當前有挑戰的市場情況,尚需時間實現。
此前,媒體曾報道,阿里巴巴正在考慮出售銀泰百貨,已與幾家公司有所接觸,評估對方對收購銀泰的興趣程度。對于該消息,阿里方面未予回應。
同時,市場也有傳言,阿里可能出售的實體零售是旗下大潤發。澎湃新聞也就該傳言向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CEO林小海求證,但林小海也未回復該出售傳聞。
據悉,2023年12月,阿里擬將小鵬汽車持股降至7.5%,套現近4億美元,對此,阿里巴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是根據自身的資本管理目標,出售所持的部分小鵬股份。與此同時,阿里也在頻繁減持快狗打車,并“退出”更多公司,比如,阿里網絡曾將持有的分眾傳媒(002027)、千方科技(002373)、居然之家(000785)等多家公司股份轉入杭州灝月。
在業務投資方面,阿里首席財務官徐宏在會上也表示,相比過去,阿里現在專注于核心業務做投資,主要是境內外的電商以及云計算,這些是投資重點。
國際電商業務不急于外部融資,不擔心淘天變現率問題
財報顯示,在阿里各板塊業務表現方面,阿里國際電商同比增長是最快的。本季度,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4%至285.16億元,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4%,其所有海外零售平臺均實現強勁增長。具體來看,速賣通實現超過60%的季度訂單同比增長,主要由跨境業務Choice帶動。

跨境業務量增長,也利于阿里的物流企業菜鳥。該季度,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24%至284.76億元,24%的同比增長數據僅次于阿里國際電商業務。
財報會上,阿里首席財務官徐宏表示,AIDC(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到一定時間一定會去尋求外部融資,但是要看市場條件,找一個正確的時間來進行融資。在此之前,阿里有充足的境外現金為AIDC所做投資提供資金服務。
不過,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仍在虧損,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蔣凡表示,虧損由三方面造成。一是速賣通的Choice模式在跨境業務中的比例大幅提升,該模式尚處早期階段,且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因此ADIC要通過投資把業務規模做大,當業務達到規模時,隨著業務增長,虧損將縮小,業務將帶來利潤。二是當季是大促季,在營銷上投入更多。三是對包括Trendyol在內的中東市場進行早期投入。另外,未來也將是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的投入期,要優先做大增長規模。
國內電商業務方面,淘天集團收入為1290.70億元,同比增長2%。阿里表示,正處于重振淘天集團的過程中,并為未來增長做好準備。2023年12月,阿里委任淘天集團新管理團隊來執行其戰略,并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業務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淘天集團變現率目前相比同業偏低,變現率增長何時可穩定、與GMV等增速更匹配是分析師關注的問題。
對此,徐宏稱,并不擔心第三財季的淘天集團整體變現率略微下降,因為下降主要源于結構的變化,目前消費者對有價格競爭力的平價好物有強烈的偏好。這種結構變化證明了,淘天集團年初宣布并開始實施的戰略初見成效。另外,淘天平臺的總變現率相對較低,意味著淘天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與潛力。
阿里巴巴集團CEO、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則表示,在淘天集團執行的商業戰略中,目前還處于如何提高用戶的消費頻次從而帶動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的過程。按照計劃,未來會在GMV獲得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再提升廣告產品。阿里不擔心變現率和GMV增速的匹配問題,因為淘天有比較明確的時間計劃。
回購擴大到650億美元是正確的決策嗎?
財報中,阿里宣布董事會已批準將股份回購計劃增加250億美元,這意味著總回購規模已經增至650億美元。上調規模后的股份回購計劃有效期延長至2027年3月底。在未來三個財年,阿里還有353億美元的股份回購額度。
電話會上,有分析師表示,目前阿里的回購規模相當于每個財年要回購120億美元左右,相比2023年回購規模大增,如何知道這是正確的回購決策。
對此,徐宏表示,這是阿里認真嚴肅的回購決策。過去阿里也多次增加回購規模,而且提前完成目標,決定新的回購規模考慮到了一些因素,包括生成現金的能力、在境外能有多少現金、公司的杠桿水平,綜合這些因素,阿里認為每年回購約120億美元是適合的,“鑒于生成現金能力將持續,阿里料將繼續回饋股東現金。”
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則稱,阿里回購計劃的目標是每年流動股數減少約3%,這種股份減少會推升股價,這實際已經發生。阿里現在流通股數量有25億,3%相當于7500萬股,哪怕未來股價會上漲,按每年120億美元的規模執行回購也是合理的。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季度,阿里巴巴以29億美元回購了2.927億股普通股(相當于3660萬股美國存托股)。2023年自然年,以總額95億美元回購總計8.979億股普通股(相當于1.122億股美國存托股)。在2023年自然年,已考慮員工持股計劃下發行的股份后,阿里巴巴股份回購計劃使流通股凈減少3.3%。
據悉,阿里已經連續多年開展回購,也是回購力度最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在回購歷程方面,2019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將回購60億美元的股票。2020年12月,阿里巴巴將股份回購計劃總額由60億美元增加至100億美元。2021年8月,股份回購計劃從100億美元提升至150億美元。2022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繼續擴大回購,將股份回購計劃的規模擴大至250億美元。2022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將股份回購計劃另外增加150億美元,將回購總規模擴大至400億美元。此次再宣布擴大回購250億美元,阿里巴巴回購總規模已經增至650億美元。
此前市場消息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蔡崇信大幅增持阿里股票。蔡崇信家族基金增持了價值1.5億美元的阿里股票,馬云同期也大手筆增持,體現了對阿里未來發展、對管理團隊及戰略方向充滿信心。
截至美股收盤,阿里跌超5%,報73.640美元/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