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淼:揭秘1969年“阿波羅計劃”
經版權方蜻蜓FM授權發布,音頻及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使用

我研究宇宙,而登月是人類在理解萬有引力之后跨出地球的第一步,和我研究的領域有相關性,所以,我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為了與前蘇聯在航天領域的競爭,做出的一個舉國計劃。肯尼迪的口號非常簡單:我們要將一個活人送到月亮上,然后再將他活著帶回來。這個計劃取得了成功,美國也就由此超越了前蘇聯。
大家知道美國的一個發射基地嗎?對,就是在佛羅里達州(State of Florida)的一個發射基地,名字叫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1963年,肯尼迪遇刺,為了紀念他,肯尼迪的遺孀杰奎琳建議將這個基地改名為肯尼迪角,不過沒有成功。即使如此,此地的航天中心被稱為肯尼迪航天中心,同時也是阿波羅系列航天器的發射基地。
1969年,人類終于踏上了月球,從此,月球成為人類邁出地球的第一站。人類由此積累的經驗,為我們在未來登陸火星做好了準備。這當然稱得上是世界航天史上劃時代的一項成就。
阿波羅計劃始于1961年5月,結束于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歷時約11年,耗資近300億美元。這個計劃提供了驚人的長期就業增長。在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其科技成果所帶來的深刻影響,人類至今受益。
2012年,美國航天界有兩位先驅逝世。先是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宇航員薩麗·賴德,享年61歲。接著是聲名更為顯赫的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尼爾·阿姆斯特朗,于8月25日去世,享年82歲。
阿姆斯特朗出生于1930年。在成為宇航員之前,阿姆斯特朗經歷非常豐富,他在普渡大學學習航空航天工程,兩年后入伍海軍服役三年,然后再完成大學后兩年的學業。在海軍服役的最后一年,他加入朝鮮戰爭,作為飛行員,獲得過空軍功勞獎章,一顆金星。22歲退役后回到大學,在以后的17年職業生涯中,他先后成為工程師、試飛員、宇航員、美國國家航天咨詢委員會的官員以及整個機構的后身-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官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NASA。1971年,他成為辛辛那提大學航空航天系教授,工作了8年。
阿姆斯特朗成為美國國家英雄與他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類有關。有人說美國的登月計劃是政治的產物,這是因為前蘇聯是第一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叫加加林,1961年4月12號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繞地球一周后返回地球,飛船離地球最遠的時候是301公里。加加林是個矮個子,只有159公分。加加林飛行之后成為全世界的英雄,去了很多國家宣傳蘇聯的航天成就。
蘇聯探月計劃早于美國,1959年月神3號就率先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在蘇聯的刺激下,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對國會建議美國開始載人登月計劃。在探月方面,直到1966年,蘇聯一直領先于美國,月神9號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而月神10號第一次繞月飛行。1966年美國開始實施阿波羅計劃。1966年至1968年,美國先后六次進行不載人飛行試驗,1968年至1969年阿波羅7、8、9號進行載人飛行試驗,而到了1969年5月,阿波羅10號的兩名宇航員繞月31周,離月面最近時只有15.2公里。
固然,美國的登月計劃有很大政治因素,而整個計劃為人類帶來的航天經驗則是不可估量的。現在,人類的航天技術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應用在科學上也取得了很多突破。例如,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獲得了最深空的天體照片。在眾多發現中,宇宙加速膨脹就是基于哈勃望遠鏡對于超新星的觀測基礎上發現的,這項研究在201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因此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不完全是為了展示國力,同時也推動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阿波羅11號的任務是人類登月,飛船上的宇航員共有三位,阿姆斯特朗是指揮,登月艙駕駛員是巴茲·奧爾德林,指令艙駕駛員是邁克爾·柯林斯。1969年7月16號,阿波羅11號由土星5號火箭運載升空,飛船沿地月過渡軌道飛行兩天半后接近月球,進入環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登月艙,而柯林斯留在指揮艙內繼續環月飛行。1969年7月20號20點17分39秒,登月艙在月表著陸。數小時后,阿姆斯特朗首先出艙,左腳落地,說出那句著名的話:“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而關于這其中三個有意思的細節,和中國以及人類對宇宙研究的概況,請關注收聽蜻蜓FM重磅自制節目《請回答1969-2019》。
眾所周知的大時代,不為人知的曉年鑒。下周,將有另一位嘉賓帶你走進1970年的世界。
【延伸閱讀】

一本看得見的極簡航天史,紀念阿波羅計劃49周年
NASA攜手英國皇家空軍航空技術專家書寫
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左腳踏上了月球,激動而平靜地說出了那歷史性的一句話:“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確實人類的一大步。”自此月球變得不再遙不可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走出地球,踏上其他星球,探索未知的領域。阿波羅計劃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探索之一,這項工程歷時11年,耗資數百億美元。它以古希臘的太陽神命名,背后蘊藏著無數歷史、政治、科學的知識。了解阿波羅,是了解航天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之前中文世界,對于阿波羅計劃只有零碎的資料;這一次,我們終于有機會去了解它的全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