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將持續2到3天重度污染
科技日報微博11月13日報道,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預報結果,11月13-15日,受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東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以及關中地區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將連續2至3天達到重度污染,甚至嚴重污染。
截止13日8時,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地區共25個城市發布了預警。其中,河北8個、河南6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北京等其他11個城市發布黃色預警,啟動應急響應措施。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研究員說,12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近地面轉為以弱南風為主,區域夜間風速降低、濕度增大,大氣擴散條件轉差。特別是目前,北方地區已進入初冬時節,城市建成區陸續啟動冬季采暖,部分農村地區也開始自采暖,區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大;加上工業和柴油車排放,在區域持續偏南風的情況下,污染物持續積累和傳輸,同時疊加高濕度等不利氣象條件,加劇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氣態污染物的二次轉化和吸濕增長,推高PM2.5濃度。
從組分特征上看,區域內PM2.5的主要組分仍是硝酸鹽。河北保定和河南安陽的PM2.5中有機物含量明顯高于北京,可能與當地民用采暖或工業排放有關。柴發合說,目前北方各城市剛啟動采暖,秋冬季錯峰生產尚未完全落實,各地應急響應措施主要包括工業企業停限產或提高治污設施效率,對中重型載貨汽車實施限行等。
經初步測算,針對此次重污染過程采取的應急減排措施,對一次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的全社會減排比例在10%-15%左右。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監測中心的最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受冷空氣影響,15日上午可能維持重度污染,中午前后預計有所改善。
(原題為《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大氣重污染 25城市發布預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