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黃某某被撤職解聘:對學術不端就要“零容忍”
2月6日,華中農業大學通報教師黃某某學術不端等問題調查處理情況。學校決定:撤銷黃某某校內一切職務,解除聘用合同;報請撤銷其教師資格,報請對涉及其學術不端的科研論文、科研項目等予以撤稿、撤項;停用其主編的《飼料智能加工生產學》教材。
在學生集體舉報20天后,校方作出了以上處理,反映了對學術不端高度重視的態度。解除聘用合用、報請撤銷教師資格等處理措施,意味著把涉事教師趕出了學術圈。對待學術不端,就要有這種“零容忍”態度;而要遏制學術不端,純凈學術環境,還必須久久為功,建立起長效機制。

從通報來看,此前學生集體舉報的問題基本都屬實,黃某某所涉的學術不端行為是“全方位”的,包括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10篇論文存在偽造、纂改實驗數據和圖片,2篇論文不當署名;1項科研項目的申請書和1項科研項目的結題報告使用了存在學術不端的論文等。同時,調查也澄清了黃某某花“天價”購買豬飼料的傳聞:購置費5筆合計0.60萬元。這堅持了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調查處理原則。
對學術不端“零容忍”,關鍵在于校方要堅持教育標準與學術標準,調查要獨立、專業。此前,針對11名學生集體舉報,有輿論擔心由于事關學校切身利益,由校方進行調查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呼吁引入第三方調查。從現在的通報看,學校沒有“護短”,調查和處置堅持了獨立性和專業性,是具有公信力的。
而且,黃某某指導的15名在讀研究生均已落實新導師,對部分研究生少發的助研津貼已補發到位。這種對于相關學生的妥善安排,也可以打消公眾對于舉報者事后被不公正對待的擔憂。
遏制學術不端,需要的就是讓學術的歸學術,避免學術事務受到行政和利益因素影響。早在2016年,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要求高等學校明確具體部門負責受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并明確規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或線索明確的匿名舉報,或者媒體公開報道的案件,高等學校應予受理或主動調查處理。
但從現實看,有的高校面對學術不端舉報,采取淡化處理,甚至不回應、不調查、不處理,“零容忍”變為了“零處理”,其根源在于,沒有建立并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調查、處理學術不端事件受到自身利益因素的影響。
此次學術不端事件,對華中農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學術不端終究是個體教師的問題,發生學術不端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學術不端行為包庇、縱容。前者是個體問題,后者則是環境問題、制度問題。嚴肅認真對待每一起學術不端事件,才能體現學術共同體的自凈能力。
黃某某的學術不端行為持續時間如此長,在學生集體舉報之后才被發現,也啟示我們,治理學術不端需要防微杜漸,筑牢制度的“籬笆”,建立起預防學術不端的常態、長效機制。
這需要推進大學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建立并發揮學術委員會的作用,把學術委員會建設成為學校的最高學術權力機構,由學術委員會負責大學學術事務的管理與對教師的學術評價,由此才能堅持學術規律,讓學術擺脫急功近利,破除唯論文、唯獎項、唯成果評價體系,引導教師把精力用在真正的學術研究和教書育人中,遠離學術不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