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穿著上海球衣拿下CBA一萬分!如果這是劉煒的告白,真好

對于CBA來說,山東省體籃球館是值得被銘記的賽場。半個月前,易建聯在這里命中了生涯10000分,半個月后,劉煒又在同一塊場地成為聯盟第三位“萬分先生”。
接球跳投,空心命中……11月13日晚,劉煒就這樣命中了職業生涯10000分,38歲的他不疾不徐地完成了自己的里程碑。
作為CBA聯盟里最老的球員,劉煒曾經品嘗過奪冠時的狂喜,也感受過跌落谷底的苦澀。如今,他更多時候是帶著一顆平常心去享受每一場比賽。

對于上海球迷來說,劉煒的10000分等得真的有點讓人心急。
早在11月6日上海男籃主場對陣北京首鋼的比賽里,球迷就已經期待著劉煒突破10000分。可惜,在那場比賽里,劉煒出場22分鐘,只得到了5分。
然后,在兩天后主場對陣天津男籃的比賽里,劉煒竟然一分未得。直到客場挑戰北京翱龍時,劉煒才逐漸找回了狀態,單場轟下10分。
9998分,這是上海男籃在挑戰山東男籃的比賽前,劉煒的生涯總得分。
事實上,劉煒的這個里程碑,多少還有些一波三折。

大半個月之前,CBA公司還專門發公告修改了劉煒生涯總得分。
根據中國籃協的舊版歷史數據庫,在今年的10月26日,劉煒的總得分還是9947分,但隨后由于部分圈內人士提出了質疑,CBA公司在核查數據之后,發現舊版歷史數據因為條件限制導致紀錄存在誤差:
1997-1998賽季常規賽劉煒實際參賽記錄應為參賽19場、總得分72分,而非舊版歷史數據庫記錄的參賽15場、總得分59分。
就這樣,CBA公司“還給”了劉煒13分,也成就了他和易建聯在同一片場地成為“萬分先生”。
但劉煒和易建聯的1000分又有些許不同。31歲的易建聯,還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他的紀錄還在延續,甚至很快就可能會超越自己的前輩朱芳雨,成為中國職業聯賽的得分第一人。

但38歲的劉煒,已經走到了職業生涯的最后階段,能夠穿著大鯊魚的8號球迷拿下10000分,可以說是對他過去23年CBA歷程最好的褒獎。
“這可能是我職業生涯最后一個賽季,以球員身份回到母隊,穿上以前的球衣,也算是實現一個夢想,就像回到了原點。”回到上海男籃的這個夏天,劉煒說了這番話。
重回原點,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訓練館、球場以及球迷和教練;但一切又是那么不同,這個賽季,劉煒在主隊更衣室的衣柜變了,原本張兆旭的衣柜是屬于他的,但劉煒沒有可以要換回來,“沒什么必要,其實回來又是新的一次開始。”
而10000分,則是他這個短暫新旅程的一個最佳注腳。

他還是球隊的定海神針
其實,不管是對陣山東男籃的10000分,還是賽季初身披上海球衣重回源深體育館的首秀,劉煒對于這些值得被球隊甚至是整個CBA銘記的高光時刻,都顯得很低調。
在10月26日的第一個主場比賽前,劉煒幾乎推掉了所有的專訪,避開聚光燈;而在11月13日對陣山東的這一戰前,劉煒也沒有過分強調自己的“萬分先生”。
用劉煒自己的話說,“我現在不會在得分上想太多。回到上海,我覺得一切歸于平凡,一切歸于習慣。”

但只要走上賽場,劉煒就依然閃耀著自己的光芒。在后衛線球員充裕的上海男籃里,劉煒依舊是最穩定的“節拍器”。
主場迎戰北京的那場比賽里,當朱彥西在第一節后半段命中了一記三分球之后,劉煒在最后20秒立刻回敬了一個三分球。
在對陣北京翱龍的那場“外援對攻大戰”中,弗雷戴特為上海男籃砍下了75分,但如果沒有劉煒在最后一節連續命中關鍵兩分球,上海男籃也很難將比賽拖入最后一秒。

劉煒這樣的關鍵表現,在這個賽季還有很多很多次,他會命中最關鍵的得分,經常給對手送上“answer ball”。
這些大心臟的表現,是從劉煒這個賽季場均6.6分、2.5個籃板和2.2次助攻的成績單上體現不出來的。
“我們隊國內球員的攻擊力在聯盟里排在中下游,所以劉煒其實更多時候是在場上控制節奏。”李秋平說,劉煒依舊是上海隊的一根“定海神針”,這也體現在李秋平的陣容中:
劉煒的出場時間依舊能在20分鐘左右,而且經常在最關鍵的比分膠著階段,和“寂寞大神”弗雷戴特并肩作戰。

最后一季?他還是更專注當球員
很多上海球迷總喜歡說,“在球場上,看不出劉煒已經38歲了,他還能打更久”。但這些贊美的背后,很多球迷并不知道,在賽季之初,劉煒其實也經歷過一陣“不適”。
“我現在狀態其實不是很好。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我現在在身體和思想上還要有轉變。在之前的22個賽季,我只要在開場前活動開可以直接打比賽了,但是現在活動開還是要在場下坐著。”
劉煒的這番話是出自本賽季主場首秀的賽后采訪,他當時坐在更衣室里,雙膝裹著厚厚的冰袋。
再偉大的球員終究都敵不過歲月。劉煒38歲了,他職業生涯的終點仿佛就在眼前。而且,李秋平早在賽季開始前就給劉煒定下了“轉型計劃”。

“現在球隊教練組有六七個位置,除了外教、體能教練和助教之外,我們也給劉煒留了一個位置。”這是李秋平賽季前的一番話,但隨著新賽季大幕拉開,李秋平的口吻變了:
“從劉煒場上的表現可以看出,他把能發揮的都發揮出來了,我希望劉煒能打到40歲,創造CBA的一個紀錄。”
劉煒自己也明白,屬于他的球員時間可能越來越少了,他的嘴邊已經經常掛著“菜鳥教練”這個詞,“我現在也會去更注意教練組。要成為教練,我還是個‘菜鳥’,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劉煒的嘴上這么說,但他的身體卻很誠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本來我的期望是現在分配給球員身份和教練身份的精力是各半,但是等到真的進入聯賽了才發現,比賽開始之后,自己70%的精力還是在打球上,還是希望繼續做一個合格的球員。”
劉煒還想戰斗,他的油箱里還有油。
“我自己還是會努力,真的,每上場一分鐘,自己就是全力去搏。對于自己的運動生涯,現在我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分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